指政策側重服務量 理大調查:四成照顧者面對精神健康問題
【明報專訊】照顧者慘劇一再發生。理大一項調查顯示,逾四成香港家庭照顧者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研究團隊稱本港現時支援照顧者的政策側重服務量,但欠缺長期、系統性支援,倡藉數據評估工具助政府優化社福政策。帶領研究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徐幻認為,政府應加強成本效益分析機制,建議將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和增強社交支援網絡作為政策重點,提升照顧者生活質素。
研究團隊今年1至3月對323名家庭照顧者做生活質量研究,問卷調查涵蓋身體機能、心理健康、社會關係、幸福感及疲勞感等方面。結果顯示,42%受訪者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當中逾半出現抑鬱症狀,四分之一受焦慮症困擾。18%稱行動能力受影響。
缺長期支援 倡採數據評估工具改善
團隊指出,現行照顧者支援政策欠缺長期、系統性支援,難提升照顧者生活質素,如喘息服務支援點分佈不平均,服務輪候時間亦較長。此外,不少家庭照顧者「以老護老」或「以老護殘」,年長照顧者常因數碼障礙未能享用支援或配套,例如社署前年推出的「照顧者資訊網」,對八成逾60歲照顧者幫助不大。
研究團隊建議採用數據驅動的評估工具,如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研發的「照顧者生命質量量表」(CarerQol)。團隊開發了中文版,於內地招募324名不同背景、已照護殘障或需長期照顧者最少5年的家庭照顧者,安排他們接受評估。結果發現該工具在華語環境表現優異,能準確反映不同照顧者群體的差異。
團隊稱該工具具備本地應用潛力,能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學數據支持,促進社福體系發展。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健康與生活品質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