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爭議多年 鄱陽湖大壩「可研報批」
江西省發改委主任王前虎昨在記者會表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俗稱鄱陽湖大壩)取得重大進展,進入「可研報批」階段。
「可研報批」是指《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上級批覆,在內地重大工程建設流程中,「可研報批」屬於初期階段。
中新社報道,擬建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為開放式全閘工程,自提出後備受社會關注。工程功能定位為提高鄱陽湖枯水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質疑者則認為,江西省這一做法未充分考量生態影響等方面。
被稱作「長江之腎」的鄱陽湖,近幾十年面積不斷萎縮。江西省40多年前就提出在鄱陽湖口修建大壩,20年前曾提交方案論證,沒有通過。
江西省2009年在向國務院提交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將「建壩」調整為「建閘」。(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