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牙診 為弱勢顧齒更顧心 惠癌病人輪椅者 特設治療室助SEN童適應

[2025.09.15] 發表
牙醫何冠彥(左)和社工張啟遠(右)共同創辦慈善機構「再現歡顏」,今年中獲社創基金資助設立無障礙牙科診所,裝修有不少精心設計,如選用暖木色,亦有為SEN兒童設計的治療室。團隊亦購買了英國熱門公仔Fuggler(圖)教兒童如何刷牙。(鍾林枝攝)
「再現歡顏」的牙科診所設有供輪椅人士做X光檢查的設備,所在房間亦較普通房間大。(鍾林枝攝)
「再現歡顏」共同創辦人何冠彥(後左)正為癌症康復者杜牙根。何表示,部分癌症康復者因手術等原因,神經線受損,即使有牙患亦難有痛覺,牙醫需多加留意。(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走進「再現歡顏」牙科診所,淺木色的裝潢、接待處的咖啡吧台、角落的牙齒公仔……一切都不同於普通牙科診所,這是由社工張啟遠(Mark)和牙醫何冠彥(Tom)建立的無障礙牙科診所。兩個「90後」因見癌症患者、輪椅人士等群體較難獲取牙科服務,於是創辦社企,召集有心人組成團隊。他們更希望回應患者的特殊需求,照X光房及治療室可擺放輪椅,亦有房間給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適應新環境等。團隊今年中獲社創基金資助,料兩年內服務2800名癌症康復者、殘疾人士、長者及SEN兒童等。

牙醫伙社工創立 社創基金資助

Tom曾在菲臘牙科醫院服務,有病人修復牙齒後需自行到私家診所洗牙,一兩年後覆診時「齯U晒,佢呢一兩年都無洗過牙,話搵唔到(私家服務)」。他和Mark一拍即合,2022年申請到一筆社創基金資助推出「有牙抗癌」計劃,在私家診所租設備,主要服務癌症康復者。

隨後愈來愈多人向他們查詢,包括視障及輪椅人士,但所租處所有階梯不便輪椅進出,兩人決定設立無障礙牙科診所,去年成立「再現歡顏」。今年團隊申請到社創資金200萬元,推行為期兩年「因『齒』而『悅』」計劃,合資格者即領取政府津貼者可獲2000元資助。

「他們更需牙醫多花時間了解」

截至本月中,計劃已向逾130人提供牙科服務,並為逾400人清潔口腔。Tom說,癌症康復者、SEN兒童及輪椅人士較其他人「更需要(牙醫)多花時間去了解」,例如有口腔癌病人因手術而神經線受損,牙齒斷裂亦無痛覺,牙醫需更細心(見另稿)。

Mark說,前述3類人或因其他需求「阻礙了看牙」,如何滿足他們其他需求正是團隊想做的事,如職員曾到地鐵站接失明患者到診所,「我們想給病人多一些quality time(優質時間),去了解病人背後有什麼需要」。

團隊曾去台灣受訓兩個月,包括學習如何向SEN兒童提供牙科服務、牙科保健教育等。Mark說,當時了解到有機構曾花4個月令一個SEN兒童躺上牙科H,強調他們更難適應陌生環境,有時需全身麻醉接受牙科服務,但若能做好安撫則可避免全身麻醉。「再現歡顏」診所特設兒童牙科治療室,選了一張橙色牙科H,另設房間讓SEN兒童見牙醫前做角色扮演。

多人義務幫忙 獲優惠租金

團隊另有3名牙醫、一名營養師,以及兩名口腔教育主任,皆為兼職,Mark笑言他們是「part time(兼職)團隊」,不少人是義務幫忙,「大家知道這件事背後的意義」。兩人不諱言曾因「要涉獵完全不識的範疇」想過放棄——他們要從頭開始學習如何寫計劃書、如何找場地及聯絡裝修等,但團隊的理念打動了一些人,最後獲社創基金在內共400萬元資助,有地產商更願以優惠租金出租尖沙嘴寫字樓。

盼牙科生多接觸特殊群組

「再現歡顏」不僅想透過限時計劃幫助病人,更希望此模式能長遠持續,回應社會需求,故一口氣簽了5年租約。Mark亦希望未來牙科生能接觸更多不同需要的特殊群組,包括學習如何和SEN學童溝通、相處及為他們提供牙科服務等,也希望政府能加強牙科教育,尤其是針對特殊群體的牙科教育。

明報記者 楊晨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港聞
調查稱勞損清潔工八成照上班  團體促撤津貼門檻
【明報專訊】關注草根生活聯盟(關草聯)昨發表基層清潔工作勞損與制度保障經驗調查報告,逾七成半受訪食環外判清潔工曾於工作期間出現痛症或勞損;當... 詳情
稱非己職信上手 26人未察無水密門 海事處驗船34次未揭問題 造船設計疑點未解
【明報專訊】2012年南丫海難發生至今近13年,39名遇難者的死因研訊從今年5月開審,先後傳召84名證人出庭作供,研訊將於本周四(18日)結... 詳情
船廠董事稱撤水密迎合規則 證供相悖
【明報專訊】南丫四號標書列明建造水密艙壁,部分圖則有水密艙壁字眼,惟最終缺少一道水密門。財利船廠董事羅愕瑩供稱為迎合海事處規定,決定不裝水密... 詳情
六旬漢龍舟訓練後猝死 曾因心臟不適醫院檢查
【明報專訊】昨午一名61歲男子在將軍澳划龍舟後,上岸時突然暈倒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消息稱,事主昨日參與龍舟訓練,本身沒有長期病患,但前年曾... 詳情
政府工程推動機械人應用 省工時保安全
【明報專訊】發展局長甯漢豪昨(14日)於網誌表示,將推動在工務工程項目應用「建築機械人」,以省工時、提高施工質素及確保工地安全。發展局會參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