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製造業在過去30年引入大量機器節省人手。
放大
 

其他新聞
舛添東京當選 小泉反核受挫
日本暴風雪 13死1700傷
韓暴雪交通大亂 部分學校停課
俄向東看 力保大國地位
倚重國企遏異見 「陷自殺式治國」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削福利抗華競爭 美藍領請人難

【綜合報道】美國近年鼓吹「新工業革命」,致力開拓「美國製造」時代。然而,重振製造業須倚賴大量公共補貼,為了與中國和其他低工資國家競爭,新職位在醫療保建、退休金和福利方面均遠遜以往,要吸納人才並不容易。

汽車業藍領的薪酬自2009年6月以來大跌10%,同期整體製造業員工薪酬則跌2.4%,反觀私人企業薪酬跌幅只有0.5%,工資低成為工人回流製造業的一大障礙。

福士汽車2011年在田納西州設廠時,被指可為國內帶來近2,000個職位,但是當時生產線員工起薪僅每小時14.5美元,只及傳統汽車業工會工人一半,結果要州政府耗資約5.77億美元補貼員工。

據統計,全美製造業2000年至2009年間共流失近600萬職位,自2010年1月以來的新增職位僅56.8萬份,遠未能彌補流失的勞動力,亦追不上非製造業新增職位增長。

除傳統製造業難以振興,高科技製造業注重效率,往往靠機器取代人手,更難創造就業機會。總統奧巴馬近年建議加強工人培訓和增加研發開支,並建設45間「製造業創意中心」,讓製造商、大學和政府合作制定先進製造業發展方針,為製造業另覓出路。

 
 
今日相關新聞
削福利抗華競爭 美藍領請人難
美製造業回頭不見岸 復興工廠淪空洞口號
美能源革命帶挈工廠回歸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