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甫晉身非洲最大經濟體的尼日利亞近日成為國際焦點,卻不是因為世界經濟論壇年度非洲會議落戶首都阿布賈,而是200多名女學生被伊斯蘭武裝組織「博科聖地」擄走。擄人事件打亂了尼國展示大國地位的盤算,亦突顯這個近年政經地位冒升迅速的國家,未能倖免於非洲通病──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被暴力陰霾所籠罩。
尼日利亞位處西非,是非洲第一產油國,向來以石油出口為經濟命脈,但其實該國電訊、銀行以至電影工業近年都增長迅速,上月初修訂GDP計法,增加新興行業比重後,GDP規模大增89%,一舉以5100億美元超越只有3700億美元的南非,成為非洲經濟一哥。
經濟欣欣向榮的同時,尼日利亞的國際影響力亦開始上升。發明「金磚國」概念的前高盛資產管理部門主席奧尼爾近年開始鼓吹「薄荷四國」(MINT)概念,將尼日利亞與墨西哥、印尼和土耳其並列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極端組織趁非洲達沃斯發難
尼日利亞本來就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軍事實力亦位居前列,政治影響力不容小覷。被譽為「非洲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年度非洲會議上周在阿布賈舉行,得到中國總理李克強、英國前首相白高敦、巴西前總統盧拉等國際領袖捧場,本是該國進一步提升政經地位的好機會。不過,與蓋達關係密切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適時發難,令當局大為尷尬。
活躍於尼國北部的博科聖地上月14日先在東北部奇博克(Chibok)一間女子中學擄走接近300名女生,五日後再在阿布賈發動炸彈襲擊造成75人喪生,至本月2日另一場襲擊則造成近20死,兩日後又掠走11名女孩,上周更在東北部施襲致過百人死。
「每天有人被殺 難言發展」
英國《衛報》上月底傳出被擄女生可能被武裝分子強迫舉行集體婚禮,甚至賣到鄰國嫁人。尼國民眾自發湧往首都國會大樓圍堵,抗議當局營救不力和對事件漠不關心。#Bring Back Our Girls(帶回我們的女孩)目前成為社交網站Twitter最熱門標籤之一,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等女性領袖和明星紛紛公開貼出舉茬o句標話的相片。
擄人事件令尼日利亞總統喬納森(Goodluck Jonathan)的國際形象受挫。「非洲達沃斯」最終安全落幕,但保護國民不力的喬納森政府已被博科聖地搶去風頭,其親信坦承最初低估政治衝擊。
《華爾街日報》分析文章形容,尼日利亞初搞經濟盛會便隱現的安全麻煩,暴露出非洲市場的殘酷現實──部分前景最佳的經濟都面對危機,受到貨幣、貪污和財政難題的困擾,一些經濟體更面對伊斯蘭武裝分子的暴力衝擊。
尼國北部大州卡諾州州長寬庫瓦索(Rabi'u Musa Kwankwaso)直言國家亟需重拾和平,他向《金融時報》說:「你不能在每日都有人們被殺的地方講經濟發展……沒有和平,我肯定本國經濟不可能真正成為非洲一哥。」事實上,尼日利亞論人均GDP仍只有2700美元左右,比南非的6000美元少逾一半,反映尼國經濟仍難真正稱得上是非洲一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便一再就尼國「內力」不濟提出警告,尤其是關鍵的社會指標「依然低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平均水準」。
社保未完善 推動教育見成效
曾是世界銀行行長候選人的尼日利亞財長伊韋拉(Ngozi Okonjo-Iweala)早前接受《外交事務》訪問時便承認,尼國貧富不均問題日趨嚴重,政府還未做好社會安全網。她形容,尼國經濟增長速度雖有7%左右,但因貧困問題打折扣,經濟增長的質量亦待改善。
她指出,尼國正陷入堅尼系數「沿錯誤方向走」的危險,政府需準確推動農業和基建可製造職位的行業增長。不過,伊韋拉亦強調,尼國社會環境正逐漸改善,例如建立與教育掛u的有條件現金傳送計劃,對推動女孩上學卓有成效,又例如改善全國母嬰健康,成功令孕婦死亡率大減逾三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