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明報製圖)
放大
 
(明報製圖)
放大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曾俊華再轟拉布 批賴皮閃縮
民間倡鑽挖建站保沙中線遺蹟
男子飛墮古廟瓦頂 尼姑目擊受驚送院
話你知﹕三級歷史建築 1885年建廟
照顧精神分裂患者 四成心理狀G高危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實用烏托邦救資本主義
專訪經濟學紅人皮凱提

【明報專訊】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英譯本上月面世後在美國掀起旋風,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重新引發對貧富不均的激烈辯論,這一問題近年在香港社會同樣備受關注,本報專訪皮凱提為其理論解畫,今起一連兩日刊出,並請來經濟學者解讀其理論對像本港這樣貧富差距嚴重的城市而言有何啟示。

信私有產權 駁「現代馬克思」標籤

在貧富不均日趨嚴重的美國,皮凱提(Thomas Piketty)一石激起千層浪,保守派對其大加抨擊,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形容他徹底改變了人們對財富及貧富不均的理解。對於自己被一些傳媒標籤為「現代馬克思」,皮凱迪向本報表示這是誤導。他說,基於對個人自由的信念,他一向相信私有產權和市場作用,但與此同時認為要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貧富不均作更深刻認識,他寫作《21世紀資本論》的目的,正是呈現財富及收入分佈的歷史發展,促進民主討論。

自馬克思1867年撰寫《資本論》以來,經濟學家鮮談「資本」,財富分配在保守派經濟學家眼中更成禁忌。新古典經濟學派把焦點放在如何促進經濟增長,不少論者認為,經濟增長會促使社會更趨平等,因為普通人可以有更多一展所長的機會。美國經濟學家庫Z涅茨(Simon Kuznets)在1950年代便樂觀預言,工業化初期雖然加劇收入不均,但將隨虒g濟發展消除。

蒐300年數據 證富者愈富

然而真相如何?皮凱提花了15年蒐集與整理歐美300年的數據,指出在歷史長河中,除了經歷大震盪的時代,經濟增長總是緩慢的。他點出資本主義的「根本結構性矛盾」是資本回報率往往大於經濟增長率(r>g),由於資本(即「財富」)分佈不平均,收入不均無可避免。他預計,未來經濟增長及人口增長同時放緩,21世紀的財富增長將大幅拋離經濟增長(見圖),更多的財富將落入最富裕的1%手中。

這意味發達國將返回19世紀的歐洲社會,有才幹實學遠不及家庭背景重要。皮諾提在書中說﹕「資本主義自然產生的任意性及難以持續的不平等,根本地威脅民主社會所依據的精英價值(meritocratic values)。」他認為,要改變這情G便應效法20世紀,加強福利國家建設及重建累進稅制度。

人類在20世紀經歷兩次大戰,財富受創,戰後重建則推動經濟急劇增長,令資本回報率罕有低於經濟增長率,加上西方推行累進入息稅,緩和貧富不均。皮凱提認為,要從當下「不平等的無底漩渦」中解放,全球財富累進稅是最有效的政策,且有助增加透明度,加強對財富的監管。然而全球財富稅是否可行?皮凱特承認難以想像各國會在短期內實行,但他形容,這個概念是「實用的烏托邦」,日後討論約束資本暴漲的方案時可作參考指標。

倡全球財富稅抗收入不均

全球財富稅的倡議引起不少爭議(見下表)。論者指出,現時不少巨富是白手興家,他們擁有財富是合理的,向財富徵重稅將妨礙創新。皮凱提反駁,就算財富最初是合理獲得,基於r>g及收入不均,白手興家者最終也一如19世紀貴族一樣,變成食利者(rentier)。他以《福布斯》富豪榜為例,微軟創辦人蓋茨的身家在1990年至2010年間由40億美元暴漲至500億美元,年增長率逾13%,情G跟一生沒工作過的法國首富貝當古一樣。皮凱提稱,就算蓋茨如何有才幹,也要倚靠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事,其財富增長並非完全取決於個人,「遠超合理範圍」,而財富稅構想正是想在不減企業家創業誘因的情G下,約束財富暴漲。

【解構新資本論系列之一 】

明報記者 林康琪 曾安迪

 
 
今日相關新聞
實用烏托邦救資本主義
22歲成博士 啟發「99% vs. 1%」
貧富懸殊 美國鳴警鐘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