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放大
 
放大
 
規劃署2011年完成《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研究》,建議將夏t道食水抽水站(左)及紅十字會總部(右)用地一同改作商業發展,進一步增加區內商業地供應,抽水站需遷往香港公園斜坡。(資料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港澳研究會批高院輕判 黃毓民 陳偉業
港競爭力跌出三甲 10年最低
科技工業欠投放 增長遠不及星洲
警犬散步疑墮海 領犬員痛哭
專家:未絕對服從 警訓練或不足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重置抽水站 要拆150年石牆
茶具館旁未納古蹟 學者倡再評級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在中環灣仔新海濱建商廈,建議斥資7億元搬走夏t道海旁的食水抽水站,水務署完成技術評估後,選擇在法定古蹟香港公園茶具文物館(前英軍三軍司令官邸)旁的選址重置,但工程將會清拆最少150年來與該官邸關係密切的一段英軍防禦石牆。

由於當年政府保育官邸時,沒有將圍牆一同評為古蹟,令石牆不受法律保護,水務署和古蹟辦亦已批准清拆。保育學者批評清拆文物,倡盡快為石牆重新評級。

現址夏t道 古牆拆後重置

水務署發言人稱,興建抽水站須削去現有斜坡,故在斜坡上的部分石牆不可能留在原地,要先拆除。水務署會就受影響石牆部分作詳細測繪,拆除後待抽水站建好,便在原有位置重建。根據水務署交古諮會的文物影響評估,抽水站日後運作期間,因安全及保安理由而新建的欄杆和保安圍欄,可能對古老石牆構成視覺上影響。茶具文物館則會與工程保持10米的緩衝區而不受影響。

現時全港約有160座食水抽水站。為中環至灣仔居民提供食水的夏t道抽水站位置,將配合未來維港海濱發展,改作商業用途。水務署研究後,認為毗鄰紅棉路中區消防局的香港公園斜坡是唯一可行的搬遷選址(見另稿),建議斥資7億重置。工程若獲立法會撥款,可於年底動工,2019年初完成。

中區最早期防禦建築

不過,斜坡上有一幅「鮮為人知」的古牆,卻因為重置而受影響。石牆已有逾150年歷史,是毗鄰前三軍司令官邸(又稱「旗杆屋」,即現在茶具文物館)的圍牆,以長方形花崗岩石塊層層堆疊而成,屬中區最早期防禦建築,牆上仍有清晰的「槍眼」。

兩古諮成員反對

水務署為重置工程做文物影響評估報告,報告指石牆有中等水平的歷史價值,但無法定古蹟身分。最終水務署建議配合工程,清拆當中一段35米石牆,建好新抽水站後再重置。

古諮會成員高添強說,早前水務署諮詢古諮會成員意見,只有他與另一名成員反對,其他成員多沒發表意見,令他感到相當可惜,「可能古諮會太多議題要討論,所以忽略了,但我真的不相信在中環、灣仔找不到合適地方,看來現在已返魂乏術」。

學者:等同破壞古蹟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批評,政府1989年將茶具文物館列為法定古蹟,卻沒有將石牆納入古蹟範圍,是從「點」作考慮,「以整體建築佈局,即點線面,去考慮保育,近年才有,如中環百子里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就是因為該帶與革命相關,是整體佈局」,他建議政府應將茶具文物館連同石牆再一併評級。李指原址拆卸再重置石牆,在聯合國教科文的標準,等同破壞了石牆的價值,「拆鬙蝪_唔番一模一樣,等於破壞了古蹟」。

明報記者 鄭穎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今日相關新聞
重置抽水站 要拆150年石牆
選址需近水管 水署稱限制多
最早英式防禦建築 今樹木遮蓋難參觀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