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歐曉茵示範苦練數十次的眼神,要表達出尋親、四處將望的感覺。(大海攝)
放大
 
粵劇不少動作如造手等均有不同意義。(受訪者提供)
放大
 
歐曉茵好動,常擔演刀馬旦。圖為歐曉茵於國戲盃時參賽作品《霸王別姬》中虞姬自刎一幕。(受訪者提供)
放大
 
(受訪者提供)
放大
 
(受訪者提供)
放大
 
每次表演前,歐曉茵都會自行化妝,需2至3小時。(受訪者提供)
放大
 
粵劇當中不少動作取材自日常生活。由於舞台空間有限,因而採取更精煉的表達方式。(受訪者提供)
放大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古文初體驗﹕與美男鬥靚
參考答案﹕古文初體驗
活學語文﹕文言不「古」
導讀愛情﹕一廂情願的他與她
篇章名句﹕老店何價?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放眼中華﹕粵劇不止唱曲

【明報專訊】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當演員要有演技,當歌手要懂唱歌,動作明星當然身手靈活,有功夫底子。偏偏中國戲曲要求演員「十項全能」,「唱、念、做、打」是當戲曲演員的基本條件,你知道分別代表什麼嗎?(答案見頁8)

中國戲曲在世界上佔有獨特席位,不同地方戲曲各有差異,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一帶及香港流行的名為「粵劇」。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粵劇是珍貴的文化藝術,但隨時日過去,卻予人老套之感。對於粵劇,相信很多人有疑問或誤解,就讓年輕粵劇演員及導師一起解答。

★歐曉茵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中四學生,2013年獲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中國戲曲學院舉辦的第四屆「國戲盃」學生戲曲大賽個人項目一等獎

★康華

2007年獲全港青少年藝術家及藝術發展局傑出青年演員,2013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高級研究生班,尋夢梨園戲曲藝術工作室創辦人

【疑問1——重「唱」不重「演」?】

戲曲演員要訓練「唱、念、做、打」,既要念對白和歌唱,也要有動作和演技。粵劇因曲子演奏響亮、唱腔獨特多變,令不少觀眾忽略歌唱外的其他部分,以為只要把粵曲唱得好就行。康華說﹕「唱只是其中一部分,粵劇中的四大元素及其他配合均非常重要,演技也重要,因為要表達情感,讓觀眾投入才算出色。」

一個眼神 練習數十次

粵劇是看眼神、知演技,鍛煉眼神是粵劇演員訓練的重要一環。歐曉茵小一起開始學粵劇,數年前曾跟隨康華學習。在康華老師身上,歐曉茵學到粵劇要非常認真訓練眼神,使觀眾得悉演員在傳達的信息及劇情。

歐曉茵對眼神練習印象深刻,「訓練一個眼神,就練了五十幾六十次」。她曾演出劇目《秦香蓮》,此劇來自「陳世美不認妻」的故事,歐曉茵飾演陳世美的兒子冬哥。其中一情節講述冬哥要探路上京尋父,她要演繹到四處看望、尋找父親的眼神。單這一個眼神,歐曉茵練了幾十次,「鍛煉眼神只可靠想像抓住感覺,練習時老師會先叫我望向遠山,記住這種感覺」。真正演出時,老師滿意她的眼神,但略嫌美中不足,「劇中我還有妹妹,飾演妹妹的演員是中六學生,年紀比我大,老師認為我表現不到『兄長』感覺,難讓觀眾投入」。

【疑問2——故事難明?】

粵劇雖用粵語演出,可是演員的說話、動作與現代生活不相符,令人較難理解劇情。大多粵劇劇本源自經典,只要明白粵劇特定的表現方式,就能輕鬆了解粵劇的故事。

走圓台、搖水髮 有特定含意

康華舉例,粵劇演員有一種稱為「走圓台」的表演方式,演員在台上會不斷繞圈走,不明就堙A觀眾會看不懂。康華解說:「『走圓台』代表角色不斷走路,說明角色正在走長途旅程;又例如台上女演員走路時小步小步地走,不會露出腳,因為從前女子走路不可露腳,粵劇動作也會表現出生活細節。」

此外,「搶背」也是戲曲中獨特的動作:演員的背部茼a,象徵劇中人失足、逃避攻擊或被擊倒跌在地上。

論到最多人熟悉的經典動作,非搖水髮莫屬。原來演員將束起的長頭髮向下垂,不斷轉動頭部,代表角色心情激動或情緒失常,多見於角色遇戰敗、逃亡、被俘、被定罪及極度忙亂等情節。

【疑問3——演員是「江湖藝人」?】

「從前有同學會笑我是江湖賣藝人,又叫我不如參加歌唱比賽,但我想說,粵劇藝術和它們根本是不同範疇﹗」歐曉茵指因學習粵劇,曾被同學取笑是賣藝人。康華強調粵劇演員的訓練包括文場和武場,視乎演員興趣和能力再集中學習,「當粵劇演員筋骨要夠柔軟,雖然不一定要學武,但粵劇中的『武』有其學習方式;而(粵劇)每個高難度動作背後均有其含意,和情節配合後有特定意思,絕非只注重動作難度高低的雜技團表演」。

高難度動作配合情節 非賣弄難度

粵劇表演牽涉不少較高難度的動作,如耍槍、翻筋斗等,歐曉茵好動,曾演「刀馬旦」,即會武的女性角色,如曾飾演《狄青闖三關》中愛慕狄青的公主,當中有不少武場,例如追夫一幕。康華說,刀馬旦曾經不流行,20世紀以來香港粵劇界流行六柱制(即精簡粵劇角色至6名)令角色減少,當時較流行浪漫故事亦使刀馬旦較少,直到近期才逐漸較多刀馬旦演出。

為配合演出,粵劇演員有不同武器道具,稱「把子」,粵劇中武打功架稱為「把子功」,是單人或對打的舞刀弄槍。如不用把子演出的,靠演員的翻騰及腰腿功,稱為「毯子功」,「搶背」是毯子功一種。歐曉茵說:「學習的時候,體會到當粵劇演員不易,每吋肌肉都要用到。」

【知多齱R各地戲曲】

中國戲曲有很多種,粵劇只是其中一種。其他著名的中國戲曲還有京劇、崑曲、閩劇、越劇、豫劇、潮劇等。

【思考站】

不少傳統表演隨時代變遷而被認為是不合時宜,你認同嗎?

文:大海

 
 
今日相關新聞
放眼中華﹕粵劇不止唱曲
參考答案﹕放眼中華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