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在1980年代末迎來流行音樂黃金時代,如今卻處市場低迷的深谷,新一代「歌神」陳奕迅更透露因唱片銷量不理想而萌退意。香港樂壇,到底是如何由盛轉衰呢? 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總裁馮添枝說,香港流行音樂的全盛時期是1989年,當年香港市場消費的唱片高達25億港元,其中有六成半至七成是本土出品。另外,香港出品的音樂更廣銷至海外,銷售額達10億元。馮添枝回憶當年盛世,認為除了當時經濟大環境好,更因為卡拉OK興起。 可惜好景不常,1991年香港出現翻版CD工廠,至1999年時全港唱片銷量已銳減至9.8億,之後政府出手取締大部分翻版工廠,但成效微弱。2000年後互聯網蓬勃發展,香港的版權法卻長期落後歐美10多年,終釀成惡果,至2013年,即使算上唱片、卡拉OK和iTunes等數碼版權,香港唱片的消費已不超過4億。由於互聯網帶來的國際化衝擊,其中香港本土出品的音樂跌至五成,海外銷售收益更是「不足一提」。 學者倡脫離「賣碟」舊夢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則比較韓國經驗,認為香港樂壇應該盡快脫離「賣碟」的舊夢,轉變經營模式:「韓國歌手早已突破賣CD的生存模式,而是把成本投入到經營偶像形象、發展周邊商品、出席公益活動等方面,香港在這方面轉變太慢了。」 他又質疑政府對整個文化創意產業沒有宏觀的政策規劃,讓香港在現今競爭激烈的階段失去了市場優勢:「韓國政府在文化政策上對K-pop、電影有分階段的明確扶植,香港政府則仍然停留在不干預自由市場的舊思維上,讓沒有資金來源的香港本土音樂很難突破競爭,得以外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