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圖﹕謝偉豪)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試題拆解﹕保護野生動物
答題技巧
試題拆解﹕教師為你評改答案
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常識天下﹕童話國度法國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實戰錦囊﹕數據圖表題

【明報專訊】◆此圖不同彼圖(見圖)

雯老師﹕

細數歷屆的通識科文憑試試題,同學不難發現題型及資料形式的多樣化,當中數據圖表十分常見,用以表達數字資料。由於圖表未能以視像方式呈現數字,難度較高。不過只要同學懂得如何解讀數據,獲取高分亦非難事。

以下用2012年文憑試通識科卷一第一題作例子,拆解回答圖表分析題的技巧與方法。

資料A﹕香港的實際及推算人口統計數字(見表)

a. 描述資料A顯示香港人口統計數字的一些趨勢。(4分)

b. 資料A顯示的趨勢可能導致一些社會問題。參考以上資料,指出及闡述這些問題。(6分)

◆小識﹕每次我看到這些數字圖表都會茫無頭緒,究竟我應該從何入手?

雯老師﹕

為免審題錯誤甚至離題,接到題目後,同學首先需要小心閱讀圖表的標題,以及了解每行列所代表的意思。就上述圖表,同學要注意數據的直行分為「實際」和「推算」兩類,即2029年和2039年的數字並非真實數據,同學作答時可參考該兩行的數字,但千萬別誤以為是實際的數據資料。

同學要注意的另一個細節是單位。上述圖表橫列的第二至第四列所指的,是不同年齡組別所佔的人口比例,單位是百分比,因此並非實際數字。而最後一列則為人口的預期壽命,數值是年,與其餘三列的比例無關。

◆小明﹕題a要求描述數據的「趨勢」,究竟何謂趨勢?

雯老師﹕

「趨勢」乃指在時間軸上,數據變動的可見方向。我們可先從整體數字的變化茪漶C同學可從圖表左側的開首年份1999年和最末的2039年作比較,可見0-14歲組別的趨勢是下降(17.5%→11.0%);15-64歲組別的趨勢亦是下降(71.8%→61.0%);而65歲及以上的組別則是上升(10.7%→28.0%)。

分析整體趨勢後,我們要注意數字變化的幅度及速度。65歲及以上組別的數字由1999年的10.7%上升至2039年的28%,40年間上升了一倍多,同學可將該項目的趨勢描述為「快速的大幅上升」。而同學在指出其變化幅度與速度時,應提供相關時段和變化幅度(如下降了多少百分比,上升了多少倍)以作補充。

◆小通﹕我該如何從數據中分析出題b所指的社會問題?

雯老師﹕

數據資料不像文字般能直接道出癥結,但同學只要小心留意、仔細分析,其實數據資料往往能從不同的角度道出現象,項目之間的關連亦不可忽視。從上述數據可知,高齡組別所佔人口比例愈來愈高,而年輕組別比例則相應減少,我們稱這個人口比例的變化為「人口老化」。只要從這個現象切入,就可得出「勞動人口下降」、「窒礙經濟發展」、「醫療開支上升」、「為政府在社會福利範疇帶來財政負擔」等等的社會問題。

■摘星秘笈

★了解圖表標題與數據的單位

★描述趨勢時,應先交代整體,再講幅度與速度

★指出數據變化幅度與速度時,要提供時段和變化幅度

★注意項目間的關係,了解數據背後表達的現象

文﹕黃曉雯老師

圖﹕謝偉豪

 
 
今日相關新聞
實戰錦囊﹕數據圖表題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