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成龍佔大股 與4內地富豪開公司
獲委政協 近10年活躍內地商界
如何拆解ICIJ密件
成龍離岸公司曝光
料二手樓成交增逾兩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港政商離岸公司大曝光

「巴拿馬文件」掀起的離岸公司文件泄密風波席捲全球,繼歐美多名政要陷入逃稅醜聞,《明報》、《香港01》及《壹週刊》分別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接觸,獲得巴拿馬文件中部分與香港有關的資料。本報深入偵查後,發現「政治新星」、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持英國國籍,他日後若更上層樓,參與行政會議或立法會便要放棄英籍。另外有立法會議員涉嫌漏報擔任離岸公司董事,城中多名富豪操作離岸公司,隱密地處理生意的蹤[亦一一曝光。

首階段偵查可見多名本地名人的離岸公司操作(見圖)。其中在1997至2002年任行會非官守成員的唐英年,在回歸日前夕與地產商鄭維志合組離岸公司,雖然唐已申報該公司,惟外界一直不知該公司業務及股東另涉其他商人。另一行會前成員、「新界王」劉皇發亦與家族成員捲入英籍疑雲,另外劉皇發任董事的離岸公司亦間接持香港公司,並投資物業獲利過千萬,劉皇發當時只申報是公司股東,沒向立法會申報董事職務。

為何至今方能窺其端倪?因為香港一直依賴從政者自願申報利益,傳媒及公眾只能透過本地查冊系統對照監察,當遇到「離岸公司」便無法追溯董事、股東和資金業務等資料,申報制度的「陽光」根本不能「射透」。

其實,富人開設離岸公司並不違法,這種做法在商界及金融界相當普遍。巴拿馬文件揭示,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及琣a主席李兆基也不是例外,前者藉離岸公司管理資產,後者用作持有部分家族財產。影星成龍則與多名內地富商合作成立公司,股東名單首次曝光。此外,香港稅制下,居民的海外收入一般毋須繳稅。因此,居民如通過離岸公司持有海外資產或業務,並不構成瞞稅嫌疑。

另一方面,涉嫌賄賂聯合國大會前主席的澳門大亨吳立勝,原來家族成員投資足[早已遍佈香港,巴拿馬文件助本報重組其家族在香港的買賣,發現他們坐擁逾億元資產。

巴拿馬文件一石激起千重浪,折射香港申報及查冊制度問題。ICIJ統計資料顯示,涉及香港的註冊離岸公司中介機構有2212間,服務3.77萬間離岸公司,屬全球之冠。

巴拿馬文件披露香港行政會議、立法會及其他公職人員的身影,暫時暴露在陽光之下文件屬冰山一角。

一年多前《南德意志報》從匿名者獲得位於巴拿馬、屬全球第四大離岸金融服務公司的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Mossack Fonseca & Co.)逾1150萬份文件。面對坊間指其協助客戶逃稅及洗黑錢等指控,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會嚴謹為客人做全面的財務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其客戶多來自有信譽的律師行及金融機構,受國際「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lient)協議及當地法律約束。按一般協議,若客戶涉及非法活動,須通知律師行,律師行會中止服務;律師行亦會向執法機構舉報不法活動,配合調查。

《明報》、《香港01》及《壹週刊》3間機構對獲取的資料分別自行調查採訪,並協議同時發表有關報道。明報記者

 
 
今日相關新聞
港政商離岸公司大曝光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