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首次比賽於1959年在羅馬尼亞舉辦,由最初7個參賽國,發展至今每年有逾百個國家與地區參與,每個地方派出6名19歲或以下的中學生參賽,題目不會超出中學數學課程。IMO香港委員會主席岑嘉評在1986年把奧數引入香港,今年獲世界數學競賽國家聯盟頒發Paul Erdos獎,以表揚其在推廣數學的貢獻。岑嘉評認為坊間不少奧數補習班為「假奧數」,師資及題目與IMO的「真奧數」有分別。 港奧數主席:僅一成人有天分 岑表示,國際奧數主要對象為中學生,沒有針對小學、幼稚園學生的比賽,他亦不建議學生太早參與訓練,「如同一匹馬,若一出閘便不斷鞭策也會冇氣」,他擔心坊間課程太注重操練,反而阻礙學生興趣。他認為有天分學習奧數者不超過一成,對沒天分的學生來說,學奧數是浪費時間;該會因資源問題只能為經選拔的60名學生提供訓練,學生不會重複操練同樣題型以提高解題速度,該會每周只為學生提供4至5條題目,每題要多角度思考,嘗試找出數種不同的解題方法,在比賽時學生要花4.5小時解答3條題目。 學者:可訓練邏輯 勿追逐獎項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梁貫成認為,IMO的題目並非適合每個學生,「最多只有3%的拔尖學生適合」。他提醒家長,奧數題目不常規,要求很高的思維能力,「要藉學奧數提高數學成績,代價太高」。除IMO外世界各地有其他機構舉辦奧數比賽,部分設小學程度題目,梁認為對於有天分者,小學也可以學奧數,但幼稚園開始學習則較為誇張。 教育學院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署理系主任陳偉康認為奧林匹克解作運動比賽,任何數學比賽都可冠以奧林匹克之名,而社會上普遍認為奧數為「較tricky(棘手)的數學題」。他認為若孩子有能力、有興趣,可學習奧數以提升邏輯思維,但不要追求獎項;建議家長眼光「遠大一些」,不應看短期成績,「操練係可以令成績提高,不過家長都要諗下係咪值得,佢操練呢灡伅‘i能可以發展其他天賦、休息玩耍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