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Erich(左四)支持馬寶家長抗議組合屋的行動。(張伶銖攝)
放大
 
市府宣布第四個將興建組合屋的地點,在溫東的Kaslo 4410號土地。
放大
 

其他新聞
殯儀館推反濫藥廣告 法醫官憂適得其反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社區新聞
 西摩街居民聲援馬寶家長
5年前抗議市中心設遊民收容所

【明報專訊】曾經組織居民群起反對溫市中心無家可歸收容所的西摩街(Seymour St.)居民赫徹(Erich Herchen),昨日到馬寶組合屋(Marpole Modular Housing)工地,對在工地抗議的家長們表達支持,並交流抗議經驗。

赫徹指出,約在5年前,溫市府在西摩街1100號路段設立收容無家可歸人士庇護所,居民看到庇護所住客將用完的針筒隨便棄置,還有居民看到庇護所的住客對人露體,讓西摩街附近的居民忍無可忍,經過一連串的抗議之後,溫市府才結束在西摩街的庇護所。

赫徹還說,他還曾經被一名騎單車的庇護所住客,以單車撞到他的右小腿位置,導致他受傷去醫院縫了5針,他並掀起褲管展示右腿留下的傷疤。

赫徹說,市府在考慮安置無家可歸人士的地點時,不會顧慮附近居民的感受,而他認為,居民集合力量進行抗爭,有機會改變市府的決定。

在馬寶組合屋工地抗議的家長風雨無阻,輪班守在工地入口處的人行道,如果下雨,他們才會搭起帳篷躲雨,一些無法在現場抗議的居民,則輪流給家長送一些食物,例如甜甜圈、茶葉蛋,以及巧克力,讓守在現場的家長不致於捱餓。

在現場的家長說,市府設組合屋的地點如此接近小學,而小學生最小才只有5歲,如果哪天被有精神病的無家可歸人士抓住,誰來負責?有的家長其實是來陪孫子上學,他們表示會堅持工地的抗議,不讓政府在學校附近興建組合屋。

溫市府上周五已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希望排除影響馬寶組合屋施工的各項阻礙。

溫市府上周也公布將於溫東Kaslo 4410 St.的土地興建組合屋,這並且是市府公布第四個組合屋地點。該土地目前作為社區菜園,溫市府將於12月13日至及12月14日兩天召開說明會,屆時將會對居民提供更多訊息。

 
 
今日相關新聞
西摩街居民聲援馬寶家長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