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現代的營養學家發現,其實那些「難吃」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並不少,甚至還有一些了不起的營養功效,比如排毒、減肥、預防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等優秀功效。下面我們來看看生活中常見的8種最有益的「難吃」食物!
據現代的營養學家發現,其實那些「難吃」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並不少,甚至還有一些了不起的營養功效,比如排毒、減肥、預防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等優秀功效。下面我們來看看生活中常見的8種最有益的「難吃」食物!
人們一直熱愛甜美、精細、香濃的食物,不喜歡苦澀、粗糙的食物。在千萬年前,甚至只是四五十年前,人們的確經常過吃糠咽菜的日子,那時,人們的主要擔心不是患上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症,而是如何避免營養不良。可現在,我們的飲食結構已經和祖先完全不一樣,擔心的更多是如何預防肥胖,如何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如何減輕癌症的風險。
澀味食物
未熟的柿子、紫色的葡萄皮,這些都是澀味很重的食物。它們的澀味是食物中的單寧、植酸和草酸帶來的。這些物質都是強力的抗氧化物質,對預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
澀味食物中的單寧在美容產品中的應用很廣泛,主要功效為收斂、防曬、美白、防皺、抗氧化。所以說,澀味食物對女人來說真是非常不可多得的美容食物。
粗糙食物
粗糙食物之所以粗糙,是因為此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非水溶性纖維,比如粗糧、芹菜莖和白菜幫等。這些膳食纖維,能幫助人們預防便秘、防止腸癌、有利金屬離子排出,幫助身體排毒,減輕體重。
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是3種常見的非水溶性纖維,存在於植物細胞壁中,可降低患腸癌風險,同時可經由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質預防便秘,並且減低消化道中細菌排出的毒素。
苦味食物
像檸檬皮、茶葉、黑巧克力等,其中富含各種甙類、萜類物質和多酚類物質,正是它們讓食物變苦。比如檸檬皮和柚子皮中的柚皮甙,茶中的茶多酚,紅酒、巧克力中的多酚,都能預防癌症和心臟病,也給食物帶來了一點苦澀的風味。
苦味食物中接受度較高的應該是苦瓜。苦瓜具有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功效。
味「沖」食物
比如蘿蔔、大蒜、洋葱等。這些食物味道很沖。原因就是它們含有硫甙類物質和烯丙基二硫化物,這些物質都對預防癌症很有幫助。
對進食大蒜等食物後口氣難聞,用茶葉1小撮,分次置於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葉後徐徐咽下,療效頗佳。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或杏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也能減輕大蒜的味道。
辛辣食物
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揮發性的硫化物提供的。辣椒素具有鎮痛作用,還能提高新陳代謝,起到燃脂、減肥的功效。芥末辣味強烈,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增強性功能,還能刺激血管擴張,增強面部氣血運行,使女性臉色更紅潤。
芥末嗆鼻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鹽。這種成分不但可預防蛀牙,而且對預防癌症、防止血管斑塊沉積、輔助治療氣喘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芥末還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酸味食物
沙果、山楂、泡菜等。它們的酸味是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帶來的,這些天然的酸性物質能促進礦物質的吸收。同一品種的水果,味道酸的一般維他命C含量更高。
酸味能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胃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各種營養素的吸收。所以懷孕後愛吃酸味的食物是有利於胎兒和母體健康的。
「臭」味食物
榴槤氣味強烈,說它「臭氣熏天」毫不誇張。榴槤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痛經,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的症狀,可以促使體溫上升。
健康小知識:榴槤雖然好,卻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身體燥熱,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怪香」食物
有些食物雖然以「香」字命名,但味道卻很奇怪,比如香菜、香椿等。香菜中含硼量很多,這種物質能幫助身體吸收礦物質,保護骨骼,最適合進入40歲後的中老年人。香菜中還富含鐵、鈣、鉀、鋅、維他命A和維他命C等元素,有利於維持血糖穩定,並能防癌。而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
-------------------------------------------------
蹲廁超過3分鐘 直腸靜脈曲張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健康之道亦然。3分鐘,很不起眼,以下5個「3分鐘」卻能成就健康的生活方式。
1、運動間隙3分鐘
通過運動間短暫的3分鐘停頓休息,人的肌肉就能完成足夠的能量補充,以備下一次運動使用。而更長的休息時間不會帶來多少益處。
2、每天腹式呼吸3分鐘
仰臥,解開腰帶,放鬆全身,然後吸足一口氣,有意識地使肚子鼓足,憋一會兒再慢慢呼出去。有助於消食化痰。睡前運動還可以幫助入眠。
3、每次刷牙3分鐘
你要常常改變牙刷的位置,慢慢地在每個牙齒的所有牙面上轉動,一把牙刷在同一時間裏只能刷到2至3個牙齒,因此每次刷牙3分鐘才能把所有的牙齒都刷乾淨。
4、生氣不超過3分鐘
按中醫理論,「怒傷肝」。為小事而生氣的人,生命是短促的。好心情比什麼都重要,生氣不該超過3分鐘,竭力保持情緒的穩定。
5、蹲廁不超過3分鐘
蹲廁時間過長,會引起直腸靜脈曲張,長此以往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壓,導致淤血形成靜脈團,誘發痔瘡。
-------------------------------------------------
熬夜嗜吃辣
嘴生壞菌
許多民眾都有口腔黏膜破皮潰瘍的經驗,疼痛影響飲食造成困擾,醫師表示,嘴破與熬夜,接觸刺激性物質等有很大關聯,尤其口腔不潔時,更容易助長壞菌滋生,誘發口瘡,呼籲民眾平常作息要正常,飲食多清淡,必要時可求助牙醫師,評估是否塗抹抗生素塗劑加速痊癒
口腔黏膜潰瘍是不少人都有過的經驗,吃東西也不舒服。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解釋,口瘡、口腔潰瘍這種嘴破問題,與日常生活作息與飲食有很大關聯,熬夜、嗜吃過辣過鹹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抽煙、嚼食檳榔者,口腔黏膜長期被刺激,加上缺乏維他命C、睡眠作息不均衡,會造成口腔內菌種不均衡,這時嘴裏壞菌就會滋生,誘發口瘡發生。「口瘡就是對於身體健康的警訊,口腔衛生不注意時,自然嘴裏就會有厭氧性細菌等細菌就會增加,嘴巴不好的細菌增加時,相對對於蛀牙、牙周病以及口腔潰瘍、口瘡比例就會較高。」
醫師建議,一般口腔破皮幾天內會逐漸痊癒,如果口腔破皮真的相當不適,可向牙醫師求助,由醫師評估塗抹口腔含抗生素成分的塗劑,加速消滅口腔內的細菌,此外,透過專業的監測下,醫師也可以用成分含硝酸鹽的特殊黏膜燒灼劑治療,不過由於這類藥劑必須控管,一般消費者無法居家使用。但要解決口腔破皮的治本方式,民眾應該要培養正常作息,攝取充足的維他命C,避免刺激性食物與煙酒,口腔潰瘍幾率就會降低。
-------------------------------------------------
綜合性分析:
白飯增二型糖尿風險
營養師常常建議巿民多吃糙米,減少吃白米,除了增加纖維的吸收,對血糖的影響也值得留意。美國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綜合分析四個有關亞洲及西方人口,進食白米與二型糖尿病關係的報告,發現吃白米愈多,糖尿病風險亦會增加,情況尤以亞洲人最明顯。
該四項研究總共涉及352,384名受訪者,跟進時間由四年至廿二年不等,其中有13,284人糖尿病發。綜合數據,進食最多白米的人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進食最少的高出27%。而亞洲人情況更明顯,風險高出55%。
不過報告亦指出,這不代表西方人風險較低。不論種族,只要進食白米愈多,如每天多吃一份白米,糖尿病風險便會提升11%。專家估計原因是白米經過精煉後,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提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