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生氣了,生氣1小時的殺傷力相當於熬夜加班6小時。
不要生氣了,生氣1小時的殺傷力相當於熬夜加班6小時。
日前,一則微博被轉載了N次,因為,幾乎每個人都生氣過,多數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氣而後悔。
很多心理科專家和中醫專家都紛紛認為,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另外,夏天是調息靜心的時候,更不能生氣,否則會加重陰陽失調,殺傷力更大。
生氣,懲罰了自己
這條微博是一位心理學者發布的。他說,心理學專家根據大量的病例分析證明,消極惡劣的情緒會引起心理矛盾,造成心理及體力的過度消耗,導致免疫能力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甚至癌症發生。精神上長期處於憂鬱狀態會導致胃腸系統的疾病,因為情緒抑鬱會使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進而引起食慾的減退,甚至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和器質性的損傷。具體地說,1小時生氣造成的體力與精神的消耗,相當於加班6小時以上,盛怒有時還能使人暴亡。
他認為,浮躁的人常為小事生氣,其實生氣是一個人對自己施的一種酷刑,這種酷刑使自己愈來愈快地衰老,嚴重地損害了自己的健康。
八成人後悔曾生氣
你經常生氣嗎?為生氣後悔過嗎?根據網上數據,很多人聽說了這樣的言論,大部分人很驚訝,同時也很後悔,不該那麼生氣的。在調查的20位年輕人(30-50歲)當中,其中50%的人常生氣,80%的人因生氣後悔了。
昨天,一位網友說,她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家裏就她一個嬌嬌女,大家都說她是「大小姐脾氣」。交了男朋友後,經常和男朋友吵架,後來成家,因為婆媳關係,也經常和婆婆以及老公吵架。有好幾次,和老公冷戰達1個星期。
當她聽說了這樣的說法後,她特別後悔。她說,生氣對人的傷害那麼大,自己真的不應該經常生氣。其實,很多時候是小事,回頭想想,根本沒有必要,以後,她不會生氣了,要做一個樂觀的人。
專家:生悶氣太傷人
「生氣1小時的殺傷力堪比熬夜加班6小時」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大醫院心理科主任袁勇貴博士表示,其實,生氣對人的損傷真的很大。他們曾經做過實驗,人在生氣的時候,腦部的血液圖流量、壓力和正常的時候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很生氣的時候血壓會升高、臉會發紅,甚至是拉肚子、暈厥等。
科學試驗證明,當人樂觀愉快時,人體通過生化過程使血液中增加有利於健康的化學物質,如激素、酶和乙酰膽鹼等,起着調節血液流量與興奮神經細胞的作用,使人體處於良好的機能狀態。
而當人的情緒有所波動、產生消極悲傷情感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時,就會造成生理機能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經常發脾氣,膚色就容易變深、甚至發黑。同時由於生氣所致毛細血管收縮或痙攣,可造成皮膚毛細血管循環障礙,輸送至皮膚的各種營養物缺少,於是皮膚逐漸乾燥、萎縮、起皺、疏鬆、枯黃、失澤,甚至死亡。
此外,還有的細胞容易變性,會引起色素沉澱、黃褐斑、雀斑、痣等,尤其是老年人更為突出。
在臨床上,袁勇貴經常遇到這樣的患者,在抑鬱和焦慮患者中,大多數人經常生氣愛發火。長期的生氣發火會誘發各種生理和心理疾病。
中醫:夏天更不能生氣
中國傳統醫學也認為生氣有損健康。
《黃帝內經》也明言告誡:「怒傷肝」。江蘇省中醫院著名老中醫、亞健康專家奚肇慶教授稱,生氣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生氣過度會傷肝,肝火太旺導致膽囊疾病和腫瘤,也容易耗陰,過多消耗就會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
中醫認為「夏季屬火,易陰虛陽亢,陽亢火氣就大」。正常的火是生命動力的來源,當人體受到內火(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或外火(風暑濕熱等環境變化)侵襲時,就會導致生理機能失調。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高溫天氣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從而給人們的心理和情緒帶來負面影響。
奚肇慶教授說,要做到不生氣、少生氣,就要心胸開闊,寬宏大量,不要對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其實,退一步並非意味着懦弱,反倒是化解矛盾的良策,或許還會由此冰釋前嫌,換得雲消霧散、海闊天空。
-------------------------------------------------
晨跑前不空腹
可預防低血糖
空腹鍛煉會導致頭暈眼花,甚至嘔吐,出現「運動性低血糖」,甚至出現暈厥;而吃完後馬上鍛煉會導致胃疼,甚至嘔吐。
所以對於一個喜歡早上鍛煉的人,一定要吃上一點容易消化的東西,比如香蕉、葡萄乾等,也可喝一些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運動飲料等,而且要在30分鐘之後再運動。
不要吃脂肪和蛋白質類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不易消化。單醣類食物比如糖漿、橘子汁很容易消化,但是會造成體內血糖突升突降,進而使人感到疲勞,所以也不要喝糖水、蜂蜜等。
想減肥的朋友也不可空腹運動。鍛煉前適當吃一點碳水化合物,一方面保證了血糖的供給,另一方面,糖的分解能夠促進脂肪的燃燒。也就是說,看上去吃了東西,但實際上能調動起身體這部機器裏沉睡的脂肪,令它們高效燃燒。
-------------------------------------------------
流行低腰褲
危害神經和血管
低腰牛仔褲已經流行好一陣子了,而且銷售量一直都在持續攀升中。不過,醫學界卻提出警告,低腰褲如果穿得太緊,對健康可能造成傷害。近幾年流行低腰褲,似乎腰線愈低愈時髦。由於視覺上的影響,低腰褲的確可讓身材不同的亞洲人看起來修長,因此不少人對低腰褲趨之若鶩。
最近,醫學專家提出警告,因為臀部有許多血管和神經,因此會造成潛在的問題。由於低腰褲檔短腰束下移,若是長期穿著,會壓迫臀部附近的神經與血管,嚴重者連膀胱、前列腺都可能會受傷。建議愛穿低腰褲的朋友,若有酸痛或發麻的感覺,就不要再穿了。
還有,不少男性喜歡把錢包塞在臀部後面的貼袋裏,這同樣會壓迫臀部四周的神經與血管,建議盡量避免。
為了看起來較性感,除了流行穿低腰褲,年輕人也很流行穿「丁字褲」。不過穿丁字褲必須注意衛生問題。因為,嵌在肛門部位的丁字褲,很容易讓肛門的細菌隨着丁字褲,往前摩擦到距離肛門只有2厘米的陰道與尿管。專家建議,內褲應該選擇能保護陰部,又能隔絕肛門污染的全包覆型,這樣才比較符合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