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便 多喝水 不一定是糖尿病

[2011-08-05]

糖尿病的特徵是多小便和異常口渴﹐導致多喝水﹐但反過來說﹐多小便和多喝水並不一定是糖尿病。

。郭詠觀醫生 (Dr. Jason Kwok)
加拿大糖尿病協會多倫多華人分會醫學顧問

糖尿病的特徵是多小便和異常口渴﹐導致多喝水﹐但反過來說﹐多小便和多喝水並不一定是糖尿病。

首先要分辨是多尿還是『尿頻』(urinary frequency)﹐尿頻是頻密上洗手間小便﹐但每次的排尿量不多﹐可能是個人的小便習慣﹑可能是兒童或長者渴求家人關懷的一種行為﹑也可能是尿道炎。

尿道炎通常都伴以尿急和小便時尿道有灼熱和赤痛的感覺﹔患上前列腺肥大症(又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簡稱 BPH)或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的人也會有尿頻﹑尿急和夜尿等癥狀。

小便次數和尿量多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多喝水當然會多小便﹐天氣寒冷或室內溫度偏低也會導致多小便﹐原因是身體為了保暖和減少熱能的流失﹐會減少輸往身體表面的血液循環﹑而保留更多溫暖的血液在身體的內部。腦子誤收訊息﹐以為身體有過多水份而把水從血液中抽出﹑並從小便中排出﹐醫學界稱這個現象為 cold diuresis。

進食了利尿的飲食也會增加小便的次數和尿量﹐酒精和咖啡因(caffeine)都是利尿的﹐故喝酒﹑茶﹑咖啡﹑可樂﹑朱古力等後都需要多上洗手間去。顧名思義﹐利尿劑(diuretics)會增加尿量﹐醫生會處方利尿劑來醫治水腫﹑血壓高﹑心臟衰竭﹑肝硬化和腎病等。

多喝水可能是一種病態﹐心理毛病可導致相當罕見的『強迫性飲水症』(compulsive water drinking)﹐患者可能有智障或精神分裂等精神病﹔此外﹐若位於下丘腦(又稱丘腦下部 hypothalamus)控制口渴的部位有病患﹐也會引起多喝水。

多喝水和多小便可能是『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 簡稱DI) 的症狀﹐人體有一個調節功能﹐保持體內水份的平衡﹐在水份不足和缺水的情況下﹐下丘腦會分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簡稱ADH)﹐減少製造尿液﹑保存水份。當身體水份過多時﹐下丘腦便減少﹑甚至停止分泌抗利尿激素﹐於是﹐將過多的水份從小便中排出體外。

人在睡覺時也會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從而減少製造尿液﹐不用睡著了還要醒來到洗手間去。不過﹐有些人不能分泌抗利尿激素﹑或腎臟對利尿激素產生抗性﹐於是不理身體的水份情況而會大量排出尿液﹐導致多小便和多喝水。

『中樞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是下丘腦不能分泌抗利尿激素﹐病因包括遺傳﹑腦部受傷﹑發炎或生腫瘤等﹐『腎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是腎臟對利尿激素產生抗性﹐病因包括遺傳﹑腎病和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等。

糖尿病屬『滲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尿液含糖份﹐能增加尿液的滲透壓 (osmotic pressure)﹐吸引水份﹐導致尿液排量增多﹐形成『多尿症』(polyuria)﹐由於身體失去水份﹐會導致缺水(dehydration)﹐令患者感覺口渴﹔用作代糖(artificial sweetener)和用於香口膠的甘露醇(mannitol)亦會導致滲透性利尿。

此外﹐還有其他原因﹐包括多種不同的腎病﹑內分泌器官 (例如腦下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等) 疾病等﹐都可導致多小便和多喝水﹐所以﹐患者應儘早求醫﹐讓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而作出檢查﹐確診病因後作出適當的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