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黃芪

[2021-04-05]

黃芪雞湯
材料:黃芪五錢、雞殼一個
製法:將上述材料、五碗水煲成一碗
功效:補益中氣
備註:感冒期間,不可服用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發展至終末階段的一組臨床綜合症,由於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充血充份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障礙。中醫並沒有心衰病名,多歸屬心痹、心悸、胸悶、喘息、水腫等病證範疇。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結局,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是廿一世紀治療難題之一,一旦出現症狀,五年生存率不足50%,該病已成為威脅全球人類生命主要疾病之一,提高病人生存率,改善生活質量,已成為治療心臟衰竭的最終目標。

心臟衰竭最常見的主要症狀有三:胸悶、水腫與氣喘。改善病人症狀、生存質量,不妨先向這三面埋手。心衰之胸悶,病位在心肺,做成胸悶成因很多,較常見為寒痰為患。寒痰積聚胸中,阻塞氣機,因而胸悶。治療方向,散痰為主,我喜歡用瓜蔞、薤白與白酒,剛剛好組成了「瓜蔞薤白白酒湯」。這裡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酒,它在這裡發揮了獨特作用,善於游走,有利消散積聚的寒痰,從而緩解胸悶。

心衰之氣喘,我治療多從腎臟入手。為何氣喘要治腎?古賢有云:「久病之傷,窮必入腎。」意思是說一個人久病,最終都會病及腎臟和損害其功能,做成氣喘。《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腎主納氣」,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呼吸能否深長與柔和,是需要腎的協助與參與,既然一個人病久了,傷及腎氣,呼吸就不再悠長,因而氣喘,此時我喜歡用蛤蚧,特別是來自廣西者為首選。

心衰之水腫,屬中醫「心水」、「水氣」範疇,病位在心、肺、脾、腎。氣行則水行,氣不足則水液停聚不行,形成水腫,治療要用補氣藥,我喜歡用黃?。它擅於補氣,用來治本。有積水就要疏導,我喜歡用防己,用來治標,兩者合用,標本兼治。防己黃芪湯,就是一條我常用的方子,組成藥物為防己、黃芪、白朮、甘草、生薑與大棗。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