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拆解

[2021.05.24] 發表

美國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按年計4.2%,預期3.6%;按月計上升0.8%,預期上升0.2%。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按月計上升0.9%,預期上升0.3%;按年計上升3%,預期上升2.3%。

要留意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是因為基數效應,但有意見認為這不足以解釋通脹拉高。核心通脹上升至39年來最高。另一解釋是舊車價格上升10%,舊車價格佔了接近三分一消費物價指數的升幅。經濟重開影響了舊車、運輸旅遊酒店價格。

市場普遍接受通脹憂慮,所以有這樣的頭條:無論是暫時性與否,通脹影響資產市場。小型商業會調查,加價的會員增至36%,1981年4月以來最高數字。食品價格全面上升。

但重要的是薪金增長仍然有限。實質平均時薪按月計卻是維持不變,按年計下跌。沒有薪金上漲壓力的通脹對市場的破壞是有限的。而且五年十年通脹打和仍然低於金融海嘯前的高位。五年十年通脹打和顯示市場預期通脹率中期回落。五年通脹打和及十年債息回到消費物價指數公布時的水平。

結論:(1)暫時通脹上升有特殊因素,還不能肯定是結構性上升。(2)很多分析說市場不同意聯儲局看通脹短期上升只是暫時性上升的觀點,其實市場和聯儲局的預測是一致的。(3)不需要爭論通脹是否暫時性,問題是通脹究竟上升至什麼水平,現在沒有證據通脹會失控地上升。(4)只要通脹不是失控,資產市場仍然會有升有跌,有熊有牛。

更多經濟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