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迎接AI時代 掌握未來技能

[2021.05.31] 發表
古天樂旗下「天下一電影公司」與美國哥倫比亞影業、索尼動畫合作出品的動畫《一家人大戰機械人》,講述趣怪的米契一家合力對付機械軍團,化解滅世危機,過程緊張刺激,不乏溫馨情節。
一趟公路之旅,除了讓米契一家遇上機械人叛變、須團結一致合力應付危機外,女兒Katie與父親Rick更放下成見,努力理解彼此想法並解決在新媒體上的代溝。
南灣如心酒店2020年2月底引入全自動送餐機械人「GENIE」,同年3月起為自我隔離檢疫的住客送餐。

【明報專訊】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為題材的電影多不勝數,由1999年上映的《22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到2019年的《銃夢: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大家可見創新科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AI技術日新月異,現時的AI機械人未必跟電影中的機械人一樣,懂得飛天遁地又可與敵人激烈開戰,但未來AI機械人會否真如劇情一樣取代人類?

文:香港青年協會全健思維中心

圖:資料圖片、劇照

動畫《一家人大戰機械人》(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由香港的天下一電影公司與美國哥倫比亞影業(Columbia Pictures),以及索尼動畫(Sony Pictures Animation)聯合出品,2021年4月底在網上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短短數天,已奪美國排行榜第一名,最近亦躋身香港排行榜前10名,成為本年度極受歡迎的動畫之一。

《一》以米契家族為主要角色,講述女兒Katie從小已是電影「發燒友」,長大後獲加州電影學校錄取。一家人在Katie開學前吃晚餐,父親Rick發現除了自己,整家人都在低頭玩手提電話。他大感不滿,誤把Katie視為重要創作工具的手提電腦弄壞,父女由此生出嫌隙。Rick後悔不已,為修補與女兒的關係,擅自取消了Katie前往電影學校的機票,改以一家人「自駕遊」的方式陪同Katie到電影學校報到。旅程中,他們遇上機械人叛變,一個名為「PAL」的系統(類似現實世界中的Siri)入侵了實體AI機械人,目標要消滅所有人類!面對人類的存亡,Katie與家人團結一致,合力應付這場智能叛變危機。

動畫大放「笑彈」,說故事手法幽默有趣,大獲好評。導演Mike Rianda以動畫方式諷刺現實世界的人過度依賴科技,故事中的AI系統企圖珝壑H類的情節,比喻AI最終或許能在現實世界不同領域取代人類。故事主人翁Katie與父親Rick放下成見,努力理解彼此想法並解決在新媒體上的代溝,一起面對人工智能危機,不禁令觀眾反思:AI的出現,無疑提升了人類的生活質素,但AI續漸取代人類之際,我們能否抵禦它的衝擊兼與它共存?

AI應用勢不可擋

《一》的AI實體機械人可為人類處理清潔、煮食、收拾物件等日常事務,更能提供娛樂,表演歌唱、舞蹈、雜技等,集多功能於一身。AI不再只於科幻電影或動畫內展現強大功能,也逐漸應用到現實中各行各業,衣食住行方面均有顯著的發展。

衣:內地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2018年推出時裝零售概念店,店內每件衣飾配有重力感應儀、裝有晶片的「智能鎖扣」等,顧客拿起某件衣服時,智能鎖扣會連結旁邊的熒幕,向顧客展示相應的服裝資訊及搭配推薦。AI演算法亦會模擬消費者在網店購買過的衣服,提供與店內服飾匹配的建議。

食:內地房地產龍頭碧桂園2020年開設AI餐廳「Foodom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從中央廚房、冷鏈運輸再到店面皆由餐飲機器人營運,餐廳基本上不需要人類參與運作,也能為顧客提供餐飲服務。

住:外國的Amazon、Apple、Google,以及內地的小米、百度等科企巨擘皆積極研發智能家居系統,用家可透過AI,以聲控及個人化設定管理家中大大小小的電器,令生活更加便利。

行:2019年美國無人駕駛技術公司Plus.ai利用無人駕駛貨車,花了3天時間從加州駛至賓夕法尼亞州,成功將重達18噸的牛油送抵各地,共駕駛4500多公里。過去長途貨運車程一般需時一星期,自動駕駛系統不但解決了運輸公司司機短缺的問題,貨車還可設定於非繁忙時間行駛,避開塞車,以最有效率的路線及時間行車,縮短了貨運時間並節省行車能源開支。

新冠疫情下,各地的人都得保持社交距離,減低病毒傳播風險。社會湧現「無接觸」的需要,直接加速了AI的研發及應用,代替人類處理高傳染風險的工作。以香港的南灣如心酒店為例,2020年12月起被選為指定檢疫酒店,酒店早於同年2月應用全自動送餐機械人「GENIE」為入住的檢疫客人送上三餐,減低病毒傳播風險。AI發展似乎已成大勢,有「科技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管理(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總裁Cathie Wood曾表示:「即使疫情結束,人工智能及自動化應用趨勢也不會逆轉,令許多人將成為永久失業的一群。」AI會否取代人類,答案似乎已經呼之欲出。究竟終歸是如何取代,關鍵在於人類能否掌握未來技能,適應與AI共存的時代。

人類仍有的優勢

美國國際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預計,至2030年全球將有多達8億個工作崗位會被機械人取代,大量現有工種無可避免地會被淘汰。我們必須掌握AI知識,包括計算過程、邏輯與應用,學會人機協作的技能,方可在新時代保持「競爭力」。事實上,AI預期只會取代專業性較低、重複度較高的工作,相比AI,人類的優勢在於具創造力和同理心。為了防止工作未來被機械人取代,我們不可安於現狀,需要不斷更新個人的知識技能,持續學習,學會應對時代的變化及挑戰。以下是應對AI時代的策略,你準備好走上數碼轉型的軌道了嗎?

1. 提升知識技能:了解機器的運作原理,學懂如何與機器互動。隨笓I應用愈來愈廣泛,且能取代部分人力,某些工作將改由自動化系統完成;但同時,新類型工作的出現,則需要人類與科技協作,提升工作效率。以收銀員工為例,下單、找贖可被網絡或AI系統取代;我們可透過網上銀行服務轉帳、存款等,實體銀行櫃台職員的工作被「分擔」了,就要學會新的工作技能,轉職為客戶服務經理,從人性化角度提供AI還未做到的服務。因此,若我們擁有科技協作能力,知道如何與機器互動,更易在新型工作中取得成功。

2. 掌握數據運用:在大數據時代下工作,我們需要具備運用數據的知識,才能明白、分析和利用龐大的資料庫,因為不管是日常生活、商業決策還是投資股票,這些數據資料皆具重大指標。如醫生診治癌症時,若能蒐集足夠病人及病歷數據資料,便可借助機器分析,迅速找出病人病因,並安排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診斷亦更準確、更有效;同時,機器分擔了部分工作,醫生便有較多時間了解病人狀G及需要,表達關懷。

3. 加強人類獨有優勢:社會上需要創造力、決策力、人性、跨專業、適應力的工作,不會輕易被機器取代。儘管進入AI時代,仍有人類可以勝任的工作。AI並不具備創意的特質,難以應付需要創造力的工作,如填詞、寫小說、創作藝術作品等。又如教師、社工、經紀等崗位,需要同理關愛、溝通理解的能力,而AI亦不具備這些特質。即使機器可以學習、模仿,但「軟技能」並非機器能輕易取代。學校教育應加強培訓青少年創意、同理心、明辨思考、系統分析等能力,以擁有未來需要的「軟技能」,裝備他們持續發展,應對時代的變化和挑戰。

[通通識 第720期]

更多教育
生活看通識:整容文化
【明報專訊】人皆愛美,不少人為追求更美的外表而整容。近年更流行「微整型」,毋須做複雜的手術也能改變外貌。整容文化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 ... 詳情
每周焦點.世衛:疫苗非絕對防感染  接種後仍須戴口罩
【明報專訊】■5月14日(全球化、公共衛生)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2021年5月13日更新防疫指引,稱完成接種疫苗者在室外... 詳情
仲夏.行山樂
【明報專訊】運動旅遊作家何海濤(何sir,圖)自小愛野外運動,特別喜歡登山和越野跑,先後在多個越野賽跑中奪獎。快到暑假了,大家有興趣跟他一起... 詳情
STEAM足[:炎夏行山 做足準備
【明報專訊】運動旅遊作家何海濤(何sir)自小愛行山,「我很喜歡用雙腿前往不同地方」,他還把自己在世界各地行山做運動的經歷出版,又跟中央圖書... 詳情
新聞解碼:龍尾人工泳灘 原生態不復再
【明報專訊】大埔、上水和粉嶺各只有一個公眾泳池,北區一帶亦沒有泳灘,游泳設施不足,故政府在2012年起計劃於大埔龍尾興建人工泳灘,康文署稱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