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外憂內患」難強硬 損西方對俄威懾

[2022.01.24] 發表

德國多年來在烏克蘭危機的取態一直受到質疑。早在北溪2號線天然氣管道的興建問題上,過往默克爾政府已受到美國跨黨派批評會有助俄羅斯繞過烏克蘭對歐供氣,衝擊基輔戰略地位。即使去年底換上肖爾茨上台,柏林所受質疑未減,尤其是對烏供應德製軍備的問題上,更屢次動用否決權,惹來波羅的海三國憂慮。德國《明鏡》周刊分析指出,德國一方面對俄羅斯有顧忌,擔心經濟後果和遭俄「斷氣」,另一方面執政聯盟內部對威懾俄方手段的反彈聲浪甚大,令柏林更難對俄強硬施壓。

德國曾在烏克蘭問題發揮作用,例如跟法國合作直接跟俄、烏對話(即「諾曼底模式」),促成2015年簽署《明斯克協議》二期,但最終未能叫停烏東衝突。但在基輔目前最關注的議題上(例如天然氣管道和軍備供應),柏林角色備受爭議。

《明鏡》指出,美國正尋求將對俄威懾程度升到最高,結合以制裁作極限施壓和增加對烏武器出口,但兩者皆受柏林「煞停」。有歐盟官員坦言,柏林此舉削弱西方盟友尋求令俄軍侵烏代價「升到最高」的策略。

柏林受經濟考慮掣肘,令其處理烏克蘭問題的轉圜餘地有限。以副總理哈貝克為例,他主管的經濟部負責制裁事務,但他公開反對截斷俄羅斯的SWIFT美元結算系統准入,甚至聲言應尋求新的商業範疇合作以避免走向對抗。

不過,哈貝克與外長貝爾博克這兩名綠黨領袖已算是德國政壇對俄較強硬的角色,二人認同一旦俄軍侵烏,應叫停北溪2號線供應以作反制。但執政聯盟內部不乏反對聲音,尤其是社民黨。儘管總理肖爾茨在美方施壓下終轉口風,近日暗示考慮這制裁選項,但該黨秘書長庫納特本月公開敦促將北溪爭議與烏克蘭問題分開,曾任副黨魁的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北溪2號線德方終端所在)州長施韋西希為求繞過美方制裁,更靠俄方資金成立「環保基金」。

綠黨和自民黨內部也對烏武器供應問題有分歧——儘管有黨友支持向基輔供應防禦武器,但綠黨國會黨團外交負責人特里滕強調武器無分「防禦性」和「攻擊性」,而自民黨國會內的外交專家蘭布斯多夫也稱難以釐清何謂防禦性武器。執政聯盟協議目前排除向爆發危機的地區運送武器,「烏克蘭是其中之一」,貝爾博克訪烏期間也重申這立場。(明鏡周刊)

更多國際要聞
美國輝瑞藥廠行政總裁艾伯樂前日(22日)表示,對抗新冠病毒,一年接種一次疫苗會比頻繁接種加強劑可取。 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 詳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主任克魯格(Hans Kluge)周日(23日)表示,目前歐洲多數人已接種疫苗或染疫,Omicron大流行可望終... 詳情
新西蘭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社區爆發,政府宣布周一起實施最高級別防疫措施,總理阿德恩的婚禮也被迫取消。 一個家庭在北島奧... 詳情
海嘯餘波 秘魯漏油頒緊急令
秘魯因一周前湯加海底火山爆發引發海嘯造成的6000桶原油外泄事故,污染範圍已連綿40公里相當於270個足球場但仍在擴散,波及兩個海洋保育區,... 詳情
運費數年升10倍 海運企業年賺千億
環球經濟過去一年從疫情中重啟,消費需求急增帶動了物流需求,海上貨運收費亦水漲船高。市場人士估計,海上航運企業去年賺進1500億美元,是對上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