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上財季盈利挫逾97%
孫正義:阿里股價大跌拖累

[2022.02.09] 發表

【明報專訊】軟銀集團(SoftBank)公布,在截至去年12月底的第三財季,盈利按年大跌逾97%至290億日圓(約2.52億美元)。公司資產淨值亦由次財季末的1870億美元,降至第三財季末的1680億美元。對於公司資產淨值縮水一成,軟銀行政總裁孫正義表示,這主要是受到所持的阿里巴巴股價大跌拖累。孫正義稱,阿里巴巴曾佔軟銀總資產淨值的60%,但最近降至24%。受中國政府收緊對科技企業規管等影響,阿里巴巴股價自2020年10月高位跌逾六成。

孫正義稱:「在中國,按資產淨值計算,我們遭遇了自峰值以來的最大損失。」阿里巴巴上周五向美國證交會(SEC)申報註冊10億份美國預託證券(ADS),分析師估計這可能與主要股東部署配股有關。

據花旗(Citigroup)計算,軟銀持有阿里巴巴53.9億股普通股,相當於6.74億份ADS,或24.8%股份。由於軟銀是阿里巴巴IPO前的投資者,花旗認為這批股份有大部分可能仍未註冊為ADS。市場人士揣測軟銀沽貨,阿里巴巴股價周二再跌逾3%。不過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稱,未曾大幅減持阿里巴巴,但會保留此選項。

阿里持股佔軟銀總資產淨值降至24%

過去3季,軟銀累計從阿里巴巴套現680.5億日圓,與持股相比佔比不高。孫正義又稱,對中國召車軟件龍頭滴滴出行的投資蒙受大量損失。滴滴出行去年底宣布將從美國退市,其第三季淨虧損達47億美元。

面對環球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軟銀投資的增長股受壓。由於軟銀基本上是一家投資基金,其收益很大程度受市況影響,目前對軟銀來說並非好時機。面對股東因軟銀股價下跌而施壓,孫正義去年11月宣布回購價值1萬億日圓的股票。軟銀目前手上的現金可能比預期少,將旗下晶片設計公司ARM首次公開募股(IPO)是其重要的集資手段。

軟銀昨表示,由於監管障礙,已放棄將ARM出售給美國晶片大廠Nvidia。軟銀此前獲得的12.5億美元訂金不會退還。軟銀的聲明稱,同意終止交易,「儘管雙方作出善意的努力,但仍面臨重大的監管挑戰,妨礙了交易完成」。英、美及歐盟的反壟斷機關此前以可能妨礙競爭為由,頻頻向這宗交易施壓。去年1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提出訴訟,要求禁止交易進行。英國及歐洲反壟斷機構也下令調查這宗收購。

冀ARM明年3月前上市

孫正義昨表示,現計劃將ARM分拆至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目標是進行半導體行業歷來規模最大的IPO。軟銀希望上市在2023年3月前進行。不過軟銀從ARM上市可獲的收益,或可能比出售ARM的收益少。

軟銀在6年前以320億美元購入ARM,並在2020年9月宣布向Nvidia出售ARM,交易以現金加股票方式進行,交易價值約400億美元。隨著Nvidia股價上漲,這宗交易的價值去年底升至最高逾800億美元。

更多經濟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