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新生須灣區考察 明年3科先行 2026/27學年起涵蓋所有新生 拒參加須申請解釋

[2022.07.28] 發表
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中)稱必修「跨學院核心科目」安排學生到大灣區考察,內容會與學生主修的專業知識相輔相成。旁為協理副校長(學術事務)兼教務長鄭美紅(左二)。(朱安妮攝)

【明報專訊】繼今學年起推行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要求學生須赴內地考察,香港教育大學昨公布,要求本科生須赴大灣區考察,明年9月(2023/24學年)起3個課程的新生先行,並逐步推展至2026/27學年起所有本科新生均須參與。教大是8間資助大學中首間有此要求,被問如學生因抗拒、無內地證件或被拒入境等未能成行如何處理,教大稱學生可向校方申請及解釋,並提供證明及與教師商討安排,校方按情G個別處理。

前教大學生會會長楊逸銘稱,安排主要影響未來新生,期望校方盡快發放更多資訊,例如學生缺席如何處理等。楊稱,如在學期間才交代對學生不公。他又稱,教大師訓課程佔多,學生須實習及應付緊湊課堂,關注額外交流或增學習壓力。

教大大灣區考察分3階段推出。首階段2023/24學年,開辦必修的「跨學院核心科目」,佔1學分,要求3個主修科的學生赴內地考察,包括主修文化遺產教育與藝術管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社會學與社區研究的學生。校方預料涉及大約100名學生,將辦2至3天的考察團。

教大:掛u專業 非去看9+2

次階段是2024/25至2025/26學年,大灣區考察團必修要求擴至4年制及高年級入學課程的學生,兩學年共涉1100名學生。第三階段由2026/27學年起,涵蓋所有學士學位課程約1350名學生。教大預料本科生在3年級時出發,考察內容包含歷史文化、創科、經濟、藝術創意產業、青年創新創業及教育培訓(見表)。

教大生出發前須上堂及導修,了解當地學制、體育及文化產業等發展;返港後須小組匯報及反思。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表示,課程籌備逾年,已獲教資會批准,強調考察針對學生修讀的課程,「對他的專業掛u有幫助,不是去看9+2大灣區(城市)」。校方料考察費用全免,但若屆時兩地通關仍需隔離,所需支出就要再作決定。

李子建引述一些大灣區機構研究,稱本港年輕人有興趣加入大灣區,但擔心沒有人脈、不了解工作模式等,認為校方在課程加入大灣區元素,除了希望能加強學生優勢外,亦期望為學生開拓視野、提供足夠裝備,讓同學作出就業的抉擇。教資會希望八大加強學生對大灣區的了解,「不覺得奇怪為何是大灣區,因為大灣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香港高等教育發展、香港特區為國家整體發展做貢獻的很重要地方」。

科大理大嶺大:素有內地交流

政府每3年向八大提供經常補助金,當局文件稱,八大2022至2025年策略方針,包括「一併考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迎來的機遇」。本報向教大以外7間資助大學查詢,中大稱,早於16年前已走進大灣區,有最成熟的基地,在「產、學、研」三方面,建立了大灣區院校難以比擬的強大網絡。科大、理大及嶺大均表示一直為學生提供內地及不同地方的交流及學習機會。理大稱,2022/23學年起新增「創新及創業」課程,提供學生到大灣區考察創業生態,認識區內創科發展的機會。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