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護士讚港醫護病人融洽 稱懂廣東話 溝通無問題

[2023.06.27] 發表
早前7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其中3人昨日分享實習心得。來自廣東省中醫院的楊敏菲(右二)表示,與病人用廣東話交流無障礙,笑言有病人得知她來自廣州後,主動談起自己曾在當地買樓,打開話題。右三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右一為惠州市人民醫院護士尚昀晛。(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醫管局去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70名內地護士今年4月抵港,到七大聯網參與45個星期的臨H實習。醫管局昨安排3名內地護士分享來港實習逾兩個月的心得,大讚香港醫護與病人的關係融洽。另有內地護士表示,自己懂廣東話,與病人溝通無問題。

自介來自廣東 與病人打開話題

來自廣州市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在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實習的劉佳麗表示,自己在廣東省生活12年,以廣東話與病人交流無特別困難。她稱偶爾或因聲線小而病人聽不清楚,自己就會「大聲點」。英文方面,她稱因自己學過醫療英語,因此亦無太大問題。

來自廣東省中醫院的楊敏菲說,她會主動介紹自己來自廣東省,許多病人都樂意由此打開話題,「有婆婆會問我邊度薄A我話廣州,佢就話自己後生時鶻s州買過樓,就咁一路傾落去」。

劉佳麗稱讚本港護士對待病人如親人一樣,又提到有不少長者患有認知障礙,「活在一個懷舊世界」,照顧難度頗大,舉例說,其中一名婆婆初入院時拒絕護士護理,香港的護士在跟婆婆家人溝通後,知悉她很喜歡小孩,便為婆婆準備了一個「公仔BB」逗婆婆開心,令她願接受護理。

分享內地「9073養老模式」

港可借鑑配合基層醫療

劉佳麗亦提及,來港後分享了內地「9073養老模式」,即90%長者居家養老,7%長者在社區支持下養老,如入住日託中心,剩下3%長者則在機構養老,如老人院,並指該模式需發展基層醫療配合,新界東醫院聯網老人科顧問護師史綺雯認為本港可借鑑相關模式。

醫管局表示,首批內地護士將一半時間在急症病房工作,一半在康復病房服務,以老人科及內科為主,由醫院安排住宿,並提供每月生活津貼。另外,現時內地護士須由臨H導師一對一指導下參與基礎護理工作。被問到相關安排會否令醫院人手更加緊張,伊利沙伯醫院病房經理(內科)黃美玲稱,不少護理工作如收症及換尿片等難由一人單獨完成,內地護士協助有助減輕工作壓力及提高效率。醫管局代理總護理行政經理梁明表示,交流計劃第二批100名護士最快年底來港,稍後交代詳情。

更多港聞
結案陳辭指新聞自由應比言論自由小 引兩世紀案例證傳媒影響力 控:基於國安 法庭須限制
【明報專訊】立場新聞母公司、前立場總編輯鍾沛權及時任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發布煽動刊物案,今年4月完成控辯雙方案情後,押後至昨天於區院續審。控...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保護兒童會院舍「童樂居」虐兒案,累計34名職員被起訴,其中56歲前幼兒工作員一周前承認11項虐兒罪,是首名在區院認罪的童樂居...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無業男去年6月懷疑情緒失控,在柴灣小西灣寓所以菜刀傷母和追斬救護員,他昨日在區域法院承認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及企圖有意圖而傷... 詳情
【明報專訊】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昨午於尖沙嘴拘捕一名63歲男子,涉嫌觸犯煽動罪,該男子涉多次在社交平台宣揚「台獨」、「港獨」主義、侮辱國旗和國歌... 詳情
環團質疑康署不懂保育水松 詹志勇:移植不可行 政府:收地後限制開放確保管理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收回粉嶺高球場部分用地(舊場)建屋,城規會昨舉行第四場公聽會,全日約50名申述者出席,「清一色」反對建屋,當中部分具環團...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