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東莞炒粉姐 盛裝掌勺吸200萬粉 代夫落場意外爆紅 每晚線上線下齊開檔

[2023.06.27] 發表
東莞「炒粉姐」每晚直播自己在大牌檔炒粉,其衣著打扮是網友關注焦點。(網上圖片)
「炒粉姐」在檔口上方架起3部手機,在三大網站同時直播。(林迎攝)
不少顧客是慕名而來,人人都拿出手機拍攝。(林迎攝)
有網友問她炒粉技巧,唐應即現場演示解答。(林迎攝)

【明報專訊】東莞大朗水口綜合市場每晚燈火通明,羊肉串、炸魷魚、烤腸仔的香味雜糅在空氣中。而在馬路盡頭,一隻大鐵鑊上下翻飛,米粉、雞蛋與芽菜伴隨火苗起舞,從落鑊到上碟的全過程,都同時會在內地三大短片平台抖音、快手及火山直播予200多萬「粉絲」,主角是一名打扮入時、妝容精緻的女子,頭戴咪高風,既招呼網友也接待食客,她就是人稱「炒粉姐」的唐應。

明報記者 林迎

「來吃粉的有香港人,也有台灣人,我也不清楚他們怎麼知道我的。」35歲的唐應是湖北應城人,13歲隨家人南下東莞。記者到訪的這一天,她身穿一件米色短外套,搭配黑色緊身裙,髮辮盤在腦後,持鑊鏟的兩隻手各戴一串手鏈,黑色口罩外露出精修過的眉毛和仿珍珠大耳環。

初時兩邊忙被拍上網 「勱志女性」媒體蜂擁

唐應最初的走紅,正是其與大牌檔「不修邊幅」風貌格格不入的時尚打扮。2021年3月疫情期間,原本主力炒粉的丈夫賈先生因患腱鞘炎無法開工,在附近經營美甲店的唐應就到檔口幫手。「就在同一條街上,有時顧客在烤手(指甲),我就過來幫一下,一天跑來跑去。」唐應說。

唐應從小喜歡打扮,「媽媽教我,女孩子不打扮是不能出門的」,每天要「執過造型」才到美甲店上班,炒粉時仍穿著。不料「盛裝炒粉」的身影被人拍下放到網上,旋即被貼上「新時代勵志女性」、「炒粉西施」、「最美老闆娘」等標籤,她也從此被稱為「炒粉姐」。大小傳媒、自媒體蜂擁而至,每晚都有人慕名而來,「有的人看不到我是不吃的,也有朋友是來拍我」。由於人氣太旺,有檸茶小販車特意停到其檔口附近,同一條街上亦開多了炒粉麵檔。

邊顧食客邊顧網友 教技巧亦聽建議

意識到互聯網威力無邊,唐應決定結束美甲店,在檔口打出「唐應炒粉姐」的招牌,並印上她受訪時的名句「當選擇不了生活的時候,就把生活過得精緻一點」。她在抖音、快手、火山三大直播平台註冊帳號,裝起手機支架、補光燈,每晚開檔就上線。唐應一邊招呼食客「吃什麼?有8塊、10塊、15塊的」,另一邊又回應網友,「有位朋友問炒粉要怎樣不坨(結塊)?其實在焯完水以後一定要泡冷水,然後瀝乾」,最後還不忘說「大家都來學炒粉,一起擺攤掙錢!」網友向她建議各種口味,她也會嘗試,再根據顧客反映調整。

然而,互聯網必有惡意留言,「炒粉姐」也遇過不少人身攻擊,「有人說我背後有『團隊』,其實都是我家人」。唐應四姊弟同在水口市場打拼十幾年,大姊和弟弟開美髮店,二姊開照相館,平時會互相照應,「我指甲是自己塗的,眉毛是自己畫的,頭髮是在弟弟店堸答滿A衣服都是幾十塊錢,手鏈才九塊九」。

有網友稱她故意穿靚衫「博出位」,她就與對方賭氣,說自己從傍晚5點炒到凌晨1點都穿一套衣服,「有本事你就看七八個小時直播不要停」,最後她也不知道對方是否有看,「家人也勸我不要在意那1%的人,打幾個字就能傷害你。我也慢慢在開導自己,但我這個人比較好強,還沒有修煉到那樣的心境」。

腱鞘炎入院生意跌兩成 動刀後不敢長休

不過,唐應也坦言最近有「掉粉」(粉絲減少),「從最開始有媒體報道,我已經炒了3年多粉,每天也沒有什麼起色。幾塊錢的炒粉做不出山珍海味來。幾年時間人家都看膩了,我也不知道怎麼拍其他的」。每晚炒粉令她也患上腱鞘炎,肩部更一度要動手術,她入院期間檔口生意直跌兩成,令她不敢休息,術後10天又出山掌勺。

「互聯網是虛幻的 市場是穩定的」

「互聯網是虛幻的,但這邊市場是穩定的。」最低8元一碟的炒粉,每晚約做200碟,「疫情的時候反而更好,那時每晚做3000元(營業額),因為大家不能跑來跑去。疫情過後,有的人可能去了其他地方打工了」。唐亦明白大牌檔發展有限,嘗試與姊妹們湊錢做直播賣衫,「但坦白講,銷售慘淡」。

曾有MCN(網紅營運)公司想找唐應簽約,對她說「沒有團隊幫你是突破不了的」,被她拒絕,原因是她怕自己「讀得書少、不會說話」,擔心如果直播賣不出貨,反要賠錢給別人,「我看很多人簽了MCN的,最後也沒紅。最怕是沒有自由,被公司要求做一些違背意願的事情。雖然我現在沒什麼錢,但起碼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

更多港聞
灣區手記:車陂龍舟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廣州傳統龍舟活動在疫後恢復,內地互聯網常笑這是「房東的貴族運動」,因為競渡賽事原本以村為單位,現時各村都變了出租屋密集的「城中村... 詳情
【Emily】粉絲姜誕「包車」應援 電車公司日進百萬元
【明報專訊】男團MIRROR成員姜濤黚輓歲s續兩年都鰤號4月30日生日「姜誕」鶪憿u包起」全線電車,請全港市民免費搭車一日,又有「姜濤號」... 詳情
【Emily】李家超晤浙書記 12範疇達合作共識
【明報專訊】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近日率團訪港,特首李家超噚日於禮賓府接待易煉紅,雙方就深化兩地合作交換意見。兩人出席「港澳.浙江周」開幕式暨浙... 詳情
【Emily】嘉道理農場赤麂「菲菲」離世 享年19
【明報專訊】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圈養翵疚芋u菲菲」鬗W周三(21日)離世,享年19歲。該園話,獸醫上年開始為「菲菲」治療關節炎,以止痛藥物治療... 詳情
【Emily】維港水上音樂會 首8場今派電子飛
【明報專訊】旅發局7月8日起,一連5個周六及周日晚上(共10晚),於灣仔海濱一帶舉行「樂聚維港嘉年華」,節目包括街頭表演、極限運動表演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