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美財長3周前IMF地下室密談
【明報專訊】中美經貿高層上周六起一連兩天在瑞士日內瓦會談後達成協議,兩國關稅戰「停火」90天,但《金融時報》(FT)周二(13日)報道,打破僵局的首次會談原來早在近3周前已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總部地下室秘密舉行。另外,有專家認為貿易戰對中美皆造成嚴重壓力,但這次「和談」算是美方先退縮。
FT引述知情人士報道,IMF與世界銀行春季年會上月21至26日在華盛頓舉行期間,美國財長貝森特與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會面,討論兩國貿易關係幾乎完全破裂的問題。
專家:貿戰重壓兩國 美先退縮
儘管先前雙方都放話稱已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但這次關稅戰「停火」的達成比外界預期的快。關鍵問題是:究竟是北京先讓步,還是華盛頓先「眨眼」?經濟學者普遍認為,美方在加徵關稅的節奏與幅度上可能過於激進。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加西亞-埃雷羅說:「是美國先眨眼(指屈服或退縮)了。他們以為能無上限地加稅而不自傷,但現實並非如此。」
雙方此前互指對方更不堪關稅衝擊,但在日內瓦迅速撤回關稅的動作顯示,貿易戰對雙方皆造成嚴重壓力。《衛報》周一一篇題為「特朗普或宣稱中國關稅談判勝利——但這其實是『投降日』」的分析認為,白宮在中美經貿會談後的聲明未提及過去反覆抨擊中國的議題,而是強調「可持續、長期、互利的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該分析指特朗普「退縮了」,市場波動、零售業警告、美國港口貨運量暴跌數據等,可能讓其政府內部的貿易溫和派取得發言權。
稱90天短暫 持久協議仍難達
專家警告,若要達成更持久和更制度性的協議,道路仍相當艱難,而要就美中之間的一系列貿易爭端取得實質進展,90天也是非常短暫的窗口期。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表示:「中美貿易談判未來將如同過山車般起伏不定,市場雖暫時可鬆一口氣,但我們離真正脫離險境還早得很。」
(金融時報/衛報/紐約時報)
(關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