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密門如何跟進 海事處人員說法各異 驗船主任稱視乎船艙大小 高級督察稱「一定懷疑」
【明報專訊】2012年南丫海難39死,死因研訊昨天踏入第九日,首批參與驗船的海事處人員出庭作供,講述會否對「消失的水密門」起疑。時任高級驗船主任尹少康供稱,若見到兩艙之間有「窿」,而艙室範圍較大,才會向船東查問。時任高級驗船督察湯建華則提出另一說法,稱驗船人員發現兩艙之間有「窿」卻無水密門,應向上級匯報,「我]同事一定會懷疑」。
死因庭昨日傳召3名海事處人員作供,其中兩人早年簽發「南丫四號」驗船證書,但無親自上船。尹少康1994年加入海事處負責驗船後勤,退休後仍以合約形式獲聘,現為合約海事驗船師。
主任早前指有「窿」應索圖則
尹少康早前錄口供稱,若驗船人員發現兩個水密艙室之間有「窿」,應向船東查詢,並要求船東交圖則。尹昨於庭上解釋,船隻入水環境視乎艙室長度,若艙室範圍較大,驗船人員會憑經驗懷疑為何有「窿」;若艙室較小,只是設置通道口,就不必跟進。海事處「一年檢」和「最後檢查」清單列明檢查水密關閉裝置,死難者家屬一方問,驗船人員需否檢查水密裝置;尹自言已退休20多年,無法逐一核對,「我咁多年無做……你對我唔fair(公平),我根本記唔到」。
認2004驗船證書無列驗水密
尹少康分別於2004及2005年為南丫四號批出驗船證書。在家屬一方提問下,尹承認2004年驗船證書無列明驗水密,但已忘記檢驗過程,「除非我可以記憶番之前所有洁v。他又稱,2005年驗船證書僅為期3個月,因南丫四號剛完成傾斜測試,尚未提交破艙穩性計算書。
現已退休的高級驗船督察湯建華則稱,一般會就舊船做「兩年檢」或「四年檢」,若驗船人員發現兩艙之間有「窿」卻無水密門,應翻閱圖則和通知上級,由上級向船東或船廠查問。湯指大部分艙壁都設水密門,若不設水密門,「我]同事一定會懷疑呢個問題」。
湯建華於1998年為南丫四號簽發驗船證書,有效期半年。湯自言無親自上船檢查,僅透過最後檢查(final inspection)的文件確認船適合航行,惟因船廠未交穩性計算書,他批出半年證書。
總驗船督察:舊船只需目測
此外,時任總驗船督察曾憲挺無參與南丫四號的檢驗及審批程序,他稱只有新建成的船要檢驗水密,舊船只需要目測。
【案件編號:CCDI 1075-1113/12】
明報記者
(南丫海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