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啟用半年 瑪麗:入院通波仔快四成
【明報專訊】瑪麗醫院去年7月成立全港首個胸痛中心,獲國家胸痛中心認證,至今共1800名病人曾使用綠色通道求診,減省治療就診時間。瑪麗醫院部門主管(內科)謝鴻發表示,中心成立後,病人由到院至血管打通,需時由以往介乎100至130多分鐘,降至近期的60多分鐘,減幅至少四成,達到國家90分鐘完成程序的標準。醫管局亦公布,明年第一季威爾斯醫院將開設第二間胸痛中心。
威院胸痛中心明年首季開
去年及前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本港需根據國家認證標準設立胸痛中心,醫管局本周趁醫管局研討大會舉行前夕,交代中心實施情G。瑪麗醫院的胸痛中心去年11月啟用,大會亦公布設於威爾斯醫院的第二間胸痛中心將於明年第一季運作。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李德麗稱,成立第二間中心後,醫管局會再檢視各區醫院需多少間胸痛中心。
瑪麗醫院顧問醫生(內科)譚礎璋表示,該院設立胸痛中心後,由救護車送院的急性心臟病病人在到院前已獲救護員照心電圖,院方亦已做好治療準備;自行到院病人則循綠色通道專有標示,可即時到分流站見護士,照心電圖及驗血確認心臟血管阻塞情G,「病人由見護士到做心電圖平均相距5分鐘,以前計埋等可能要十幾二十分鐘」,另亦提升多項治療程序提升效率。
去年7月至今1800名使用「綠色通道」的胸痛患者中,70人確診「ST段上升心肌梗塞」(STEMI)、亦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病人診斷後會被立即送至心導管室「通波仔」。謝鴻發稱,胸痛中心啟用至今,病人「到院至灌流(血液恢復流通)」之時間,由以往介乎100至130多分鐘降至近期的60多分鐘。他又引述內地專家稱,內地設立中心後,病人住院死亡率由12%至13%降至4%至6%。
另外,多次有傳港島東及西聯網明年合併後,東區治療胸痛服務亦會由瑪麗醫院胸痛中心負責。李德麗表示,醫管局每個聯網均有24小時通波仔服務,「你話將來香港島一個聯網,我]當然要去討論,但到時資源運用、服務流程點樣再安排,再多些彈性,我地可以循病人流程看,相信服務可以安排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