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鼓灘擬填海建綠色產業 發展局稱公司營運或招商
【明報專訊】政府擬龍鼓灘填海及重新規劃屯門西區建「智綠產業港」,昨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多名議員支持,關注園區規劃、交通及造價等。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稱,計劃用地將用作產業發展,發展模式應有別於住宅用地的賣地或批地形式,經公司營運產業用地或招商,會是「其中一個方向」。
常秘指有別賣地批地 公司營運「其一方向」
計劃總面積約301公頃,涵蓋填海及現有用地,擬發展綠色及新能源、先進建造業、循環經濟及現代物流業,共4核心產業。
支持計劃的選委界洪雯關注,擬發展產業用地與房地產用地不同,投資回本期或長達10年,發展商亦不知未來有何企業入駐、周邊配套等,難以計算投資成本及風險,擔心發展商「不夠膽入場」。何珮玲回應稱,計劃擬作園區式發展,其中一個方向可以是由一間公司負責營運用地,或有權批地及招商,如與龍頭企業商討提供配套以便落戶等,但該公司未必是法定機構。
估算交通「不足支撐鐵路延線」
有議員關注交通及造價,實政圓桌田北辰問及計劃興建跨灣橋造價與隧道差距,又指政府承諾屯門西鐵路延線,經小欖及內河碼頭,「會在龍鼓灘項目入面」,但按當局估算該鐵路段現不會興建,詢問當局會否另外考慮興建洪水橋到欣澳的鐵路,途經三聖、黃金海岸及掃管笏等地,以紓緩當區交通。
何珮玲稱,整個計劃造價要待詳細研究完成,暫無具體數字,惟約2公里高架橋造價或需數十億。她續稱,計劃估算交通流量「似乎不能支撐一條鐵路延線」,若需進一步研究興建鐵路,應在其他發展計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