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輸入護理員 首膺安老服務傑出員工
【明報專訊】本港自2023年初引入非本地院舍護理員,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今年選出的16名傑出安老服務員工,就首次選出來自內地的護理員。來自廣東江門的馮綺蓮以前在家照顧「四大長老」,2023年初來港後就照顧數十長者,新冠疫情期間更主動提出到隔離房工作,獲同事肯定。副勞福局長何啟明稱,安老業勞工需求殷切,建議市民加入。
疫情尾聲來港 主動入隔離房工作
由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和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合辦的第七屆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昨日舉行頒獎禮,今年接獲185份提名,選出26名傑出與優秀的「專業」或「前線」員工。護理員馮綺蓮獲頒傑出前線員工,她以前在廣東江門一餐館負責包餃子,月入3000元人民幣,2023年初為幫補家計,獲親戚介紹來港做護理員,負責餵食、為長者洗澡等,現月入1.4萬港元。馮憶述初到港時雖已逐步取消新冠疫情隔離措施,但仍有不少院友感染,遂主動提出到隔離房工作。
何啟明:院舍請人難 籲飲食建造業轉投
馮綺蓮形容與本地同事「相處好,但生活拗撬必定有」,舉例曾被誤會為院友包尿片時有錯漏,她會先道歉,待雙方下氣後再解釋,同事亦會理解。來港後,馮每月都會回鄉探望長輩,每次車程4個半小時。她引述家姑稱,以前依賴她騎電單車接送,現在「全家男人照顧無咁貼心」,但仍鼓勵她留港工作。
主禮的何啟明致辭時稱,局方有多項政策,包括引入「護理保健師」職系、僱員再培訓局提供進修資助等,為安老從業員提供清晰就業階梯。他又說,飲食業和建造業目前「行頭唔太好」,另邊廂有院舍「兩萬二蚊請廚師都請唔到人」,建議市民考慮加入安老業。
活動後被問到近日有政黨要求暫停部分行業輸入外勞,何啟明認同現時個別行業失業率較高,但認為行業結構轉變下,若員工堅持在某行業工作,暫停輸入外勞都無助解決問題。他呼籲本地員工進修,轉投需求更大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