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處理病患4500人次 事前未與合作單位協商
多倫多精神健康計劃突煞停 華人失依靠組「恢復AIM聯盟」
【明報專訊】大多區唯一針對華人社區精神健康患者的服務項目,上月突然被多倫多大學醫療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UHN)叫停,各界人士要求與UHN首席執行官會面,希望盡快恢復。
據服務華人社區數十年的華裔精神科醫生兼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老洪達(Hung-Tat Lo)表示,這個名為「多倫多西區醫院亞裔人士精神健康計劃」(AIM)的服務項目,是2022年由馮溥倫醫生(Dr. Kenneth Fung)和林彼得醫生(Dr. Peter Lim)共同創立,是一項「創新的、以康復者為中心,結合社區參與的服務模式,提供具有文化上安全的持續照顧護理,有效預防患者再度住院,促進他們有尊嚴地康復和復元」。
致函UHN行政總裁求會面
在事前未與合作單位協商的情況下,且未給出任何理由,負責提供項目服務的UHN突然在今年6月18日宣布叫停項目。
這決定引起各界人士強烈反對,他們組成「恢復AIM聯盟」(Re-AIM),於7月15日由頤康基金會主席王裕佳醫生和亞洲文化遺產月(Asian Heritage Month)榮譽贊助人伍雋雄等5名聯盟代表,致函UHN行政總裁史密夫醫生(Dr. Kevin Smith)要求會面,希望能盡快恢復服務。
Re-AIM發言人吳婷婷表示,該項目停辦前,接待的患者近千人,每年處理的病患人次更高達4,500人次。
她說:「服務對象不僅限於多市西區醫院附近的住戶,不僅僅是西區唐人街的華人,而是服務整個大多倫多地區。」
醫院方面還與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合作,為醫學院提供非常有價值的醫療研究樣本。
吳婷婷稱,老洪達醫生是研究「獨特文化背景下精神問題」(Cultural Psychiatrist)的專家,對於中華文化背景下的病人有非常獨到的研究,對華人病患能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如今AIM停辦,對病患來說影響很大。
醫生:涉種族主義刻板標籤
根據吳婷婷表示,他們向史密夫醫生去信後一直沒有回音,直到有主流英文媒體得知情況後也來跟蹤報道,才令UHN稍加重視,但也只是派了一位CEO助理來答覆稱,史密夫醫生目前不在多倫多,會面時間需要另行安排。
作為聯盟發言人之一,同時也是多倫多都市大學教授的黃佩卿醫生(Dr. Josephine Wong)認為,UHN的態度是在推搪了事。「加拿大華人歷來一直被貼上『永久外國人』(Perpetual Foreigner)的種族主義刻板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