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股匯弱 港股挫265點科指7連跌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向全球加徵關稅,大部分國家稅率最少15%,是1930年代以來最高,市場亦擔心中美仍未達成延長現行關稅協議,加上美元持續反彈,都拖累亞洲股市、匯市氣氛轉差。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意外陷入收縮,港股跟隨A股持續回吐,跌至逾兩星期低位,科技指數7連跌,穩定幣概念股出現拋售潮。
金管局再接35億港元沽盤
受政府計劃提高投資利得稅及加徵股息稅等困擾,南韓股市表現在區內較差,大跌近4%,跌幅見逾3個月最大;其他跌幅大多於1%以內,日本股市跌0.66%,內地滬深300指數連跌3日,再跌0.5%。美匯指數亞洲時段企穩100關口,亞洲貨幣偏弱,資金離開南韓拖累韓圜匯價曾跌0.8%。港匯續貼近7.85弱方水平,港股收市後,金管局再接逾35億港元沽盤。
琤肏數在8月首個交易日延續跌勢,昨低開28點後,早段雖然曾倒升83點,重上24,800點水平,但午後沽壓再度加劇,最終以近全日低位收市,報24,507點,是兩星期低位,跌265點或1.07%,連跌4日,跌勢是5個月以來最長。國指、科指同以全日低位收市,亦是半個月低位;國指跌78點或0.88%,報8804點,科指跌55點或1.02%,報5397點,而且連跌7個交易日,是逾4年來最長跌浪。
穩定幣概念股現拋售潮
大市成交縮減逾20%至2546億元。雖然「北水」過去7個交易日都淨流入,但昨天金額減少7%至122.07億元,盈富基金(2800)和琤肭磭ETF(2828)分別錄37.44億元和17.2億元淨買入,其後是小米集團(1810)獲淨買入近11億元。淨賣出最多是信達生物(1801)佔4.02億元。行業之中以金融、石油股沽壓較大,主要內銀和內險股全線向下,匯控(0005)再回吐近1%,報95.25元,港交所(0388)、友邦(1299)跌幅逾2%。穩定幣條例昨天生效後,相關概念股隨即湧現獲利盤「散水」,眾安在(6060)跌逾7%,國泰君安國際(1788)、OSL集團(0863)急挫11%;獲阿里旗下螞蟻集團入主的耀才證券(1428)更瀉近20%。
中石化(0386)發盈警,預計上半年盈利跌約40%後,股價跌近5.9%,是表現最差藍籌;中石油(0857)亦跌逾3.2%。中信銀行(國際)認為,內地第二季經濟增長好過市場預期,信貸活動有回暖[象,反映基本面改善,而且本港拆息低迷,或推動資金流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