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入港 局部傳播風險中高 12歲患者曾遊順德 袁國勇籲非必要勿往佛山
【明報專訊】廣東佛山爆發蚊傳播的基孔肯雅熱,本港昨錄得今年首宗輸入個案,患者12歲,居觀塘安達h,曾到佛山順德旅遊,上周三經福田口岸返港,翌日出現病徵包括發燒、皮疹、腳Z及手腕關節痛,情G穩定。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稱,暑假粵港每周數十萬人往來,本地出現局部傳播的風險中至高,蚊子叮帶病毒患者最快兩日後可傳人,很快會有第二至三代傳染,令防控困難。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如非必要暫時勿到訪佛山,並做好防蚊滅蚊,但預料演變為風土病機率微。
同遊同住家人暫無病徵 住處醫院滅蚊
歐家榮表示,男童與母親上月17日到佛山順德區旅遊,30日返港後大部分時間在家,翌日出現病徵,包括發燒、皮疹及關節疼痛,到觀塘診所求醫。醫生懷疑男童患基孔肯雅熱,轉介防護中心,中心前日轉介男童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醫,昨早血液樣本證實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
男童昨早已退燒,轉到瑪嘉烈醫院留醫。歐家榮稱,男童潛伏期一直在佛山,可確定為輸入個案,其母及沒同行的同住家人目前均無病徵。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霍明茵表示,署方已針對男童住處、醫院及到過的地方250米半徑範圍滅蚊。
歐家榮:傳播快防控難 按需要引疫苗
至於本地爆發風險,歐家榮稱,現廣東有疫情,每周約數十萬人往來粵港,輸入個案風險很高,而本港近期多雨,溫度較高,蚊患較前幾個月嚴重,本港出現局部傳播風險為中至高。他說,蚊子叮咬病人而感染病毒,2至9日後可傳給下一人,傳播速度快,且大多數患者病徵輕微未被診斷,對防控疫情造成困難,政府會爭取時間加強滅蚊。
歐家榮強調,基孔肯雅熱病毒不會人傳人,大部分病人只有輕微病徵,慢性病患、初生嬰兒及老人家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病徵。歐稱中心會聯同醫管局提升測試能力,香港試劑數量足以應付小規模爆發後全面檢測,暫毋須大規模檢測。至於疫苗,歐稱本港會留意最新發展,按需要引進本港(詳見表)。
醫局:發病6日後可出院 毋須負壓房
盧寵茂上月24日稱感染基孔肯雅熱一般病情不會很嚴重,但一旦爆發仍對醫療系統帶來負擔。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陳文俊表示,現時基孔肯雅熱個案入院後需在無蚊環境下治療,退燒最少24小時且發病後6日的患者在病情穩定下可出院。醫管局昨補充,需要時可調動更多病H及人手照顧病人,亦有足夠退燒及相關藥物。據悉,有關患者不用負壓病房,醫管局會調動普通病房應付。
澳門現本地個案 歐:零星未爆發
同為港人出遊目的地的澳門前日亦出現首宗本地個案,該個案所在地盤近日有多名居珠海外勞已確診。被問到會否向澳門及珠海發出旅遊警示,歐家榮說廣東爆發主要集中佛山,且該市九成個案在順德,澳門亦僅有零星輸入個案及少數本土個案,反映未有爆發,提醒市民外遊時應做好防蚊措施,若出現病徵應盡早求醫及報告旅遊史。
2018年本港亦曾錄得輸入個案,兩宗分別從菲律賓及泰國傳入。袁國勇表示,防控基孔肯雅熱關鍵是做好防蚊滅蚊,提醒除了患者住所及工作地點一帶外,留意輸入貨物會否帶蚊,做好檢測及滅蚊。他亦建議市民如非必要暫時不要到佛山,應遠離疫區,所有曾往爆發地區的市民返港後若發燒、關節痛或皮疹,應盡早檢測核酸。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