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市場競爭秩序 內地持續反「內捲」
一段時間以來,「內捲式」競爭的話題在內地的關注度不斷上升。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的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對優化市場競爭秩序再作重要部署。
「內捲」浪費資源 礙行業創新
近年來,內地多個行業接連開始反「內捲」。範圍從此前受關注度較高的光伏、鋰電池、新能源車,擴大至電商平台、外賣等。汽車、光伏等多個行業協會也陸續發聲,在行業內倡議反對「內捲式」競爭。所謂「內捲式」競爭,簡單來說,就是經濟主體為了維持市場地位或爭奪有限市場,不斷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卻沒有帶來整體收益增長的惡性競爭現象。這種惡性競爭現象,不僅浪費大量資源,還進一步阻礙了行業創新發展。
「內捲式」競爭是多種因素綜合所致。從宏觀經濟層面看,涉及供需發展失衡問題。從行業發展看,涉及技術發展的周期問題,當技術進入成熟期,市場逐漸飽和,企業同質化競爭突出,故採取低價等方式進行競爭。在機制上,維護公平競爭環境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如內地部分地方政府違背公平競爭的不合理招商引資行為,導致一些項目在很多地方一哄而上,盲目擴張。
中央整治 明確規範競爭
從時間軸看,中央多次對整治「內捲式」競爭作出重要部署。去年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今年,整治「內捲式」競爭的議題也屢登中央「議事桌」。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治理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規範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等。此番政治局會議部署今年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
治理機制日漸完善
整治「內捲式」競爭並非一件孤立事件,而是一項事關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系統工程,既要用好標準規範和約束行為,也要用好法治機制手段。目前看,內地相關治理機制日漸完善,如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新增規定,平台經營者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平台內經營者按照其定價規則,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擾亂市場競爭秩序。近日公布的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也將治理低價無序競爭作為此次修法的重點之一,此舉料將為綜合法律監管體系添上重要一環。
為促進地方政府行為規範,內地市場監管部門今年在《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基礎上,進一步施行《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細化完善相關要求和舉措,將有助於更好糾治當前各方反映突出的不當市場干預行為。可以預見,整治「內捲式」競爭將成為下階段內地宏觀政策的主線之一。
此次政治局會議召開後不久,國家發改委就在上半年發展改革形勢通報會上透露,將進一步破除「內捲式」競爭,深入推進招標投標制度改革,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推動要素順暢流通。未來,內地整治「內捲式」競爭還將有哪些具體動作,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