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S蒐企業遲交資料後 再評估更新修訂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一直透過多項調查來估算全國就業水平,包括基於對56萬間美企的抽樣調查,惟由於企業未必能在BLS公布初步數據前提交資料,因此BLS往往會在蒐集得更多數據後進行兩次評估更新修訂,而外界普遍都對BLS的數據有信心,視為反映經濟的決定性指標。特朗普過去在BLS數據有利自己時,會借以邀功,但當不利自己時則抨擊這些統計機構「造假」。
美國新聞網站NewsNation上周五(1日)報道介紹美國就業數字的計算方法,指BLS在每月初會發布就之前一個月就業人數轉變的評估,抽樣調查的企業須報告那月份至12日工作或受薪的總人數,然而這時候不少公司仍未整理好最終的支薪數據。BLS在陸續收到數據後,會對之前的評估進行兩次更新修訂,相較第1次初步評估往往只能蒐集得73%的數據,第3次評估基於95%數據作出,後者廣被外界視為最具可信性。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則指出,勞工部修訂數據時會納入季度因素,包括天氣、學校假期等,這些項目都會短暫影響就業趨勢。報道表示,人口轉移可能是影響今年美國就業情況的特別因素,特朗普的移民和驅逐政策近月正改變勞動力人口,簡單來說即是影響多少人正在就業或求職。
美國廣播公司(ABC)昨報道指,特朗普自2016年起多次抨擊BLS的評估: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呼籲民眾「勿相信那些(BLS統計)捏造數字」。到去年拜登在任總統期間,BLS的修訂數字顯示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新增就業職位比最初估算少了81.8萬個,特朗普就借此批評拜登政府「遭揭發欺詐性地操縱就業數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日前指,2017年3月「特朗普1.0」任內BLS報告顯示就業強勁,當時白宮便稱數據「不虛假」。現任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上月亦在社交平台提及此前連續4期BLS報告的就業情況勝於預期。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