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展寰:研引菌令蚊難帶基孔肯雅熱病毒 最快明年推
【明報專訊】本港近期累計6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透露,局方一直有留意各地滅蚊技術,適合本地者將嘗試採用,其中正考慮引入一種細菌,以生物手段令蚊子難以附帶基孔肯雅熱病毒,惟需時準備種菌等工作,預料最快明年方推行。
可能個案非洲染疫已康復 不列確診
本港昨無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至於早前公布的可能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昨稱,該名22歲女病人病發後第17日、即本月11日,再採集血液樣本檢測,顯示早前於馬達加斯加旅遊期間曾受感染並已康復,不會列作確診個案。
謝展寰昨於港台《千禧年代》稱,局方有意引入一種細菌,當蚊染上該菌,會難以附帶基孔肯雅熱或登革熱病毒,並將此特性傳到其他蚊,但種菌等準備工作需時,「可能鬗策M個浪堶悼憧祥停o切試驗」,預料最快明年方能推行。有意見倡引入會捕食白紋伊蚊幼蟲而成蚊不會吸血的「華麗巨蚊」應對基孔肯雅熱,謝稱會審視有關建議,但質疑香港是否「適宜再放咁多蚊出去」。
三無廈積水 政府先主動處理
謝展寰又說,香港目前需重點做好滅蚊控蚊,包括在患者長時間逗留地方滅蚊、加強巡查高風險地點,市民亦應定時清理花盆及冷氣機盤等積水。他稱,以往香港面對登革熱輸入個案均利用類似策略,結果顯示有效防止本地個案出現或爆發。
被問到政府如何處理「三無大廈」積水問題,謝展寰稱現時是「防疫的非常時期」,清理積水為食環署首要工作,當部方私人地方有積水而無法找出負責人,署方將先主動處理,不會計較「多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