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廣州上半年GDP遜重慶 續跌出前四 汽車產業天與地 專家:廣州已改善顯轉型成效
【明報專訊】內地城市近期陸續公布上半年GDP,其中廣州市為15,080.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8%。而重慶則達到15,929.58億元,年增5%,無論總額與增幅都超越廣州。廣州被躋出四大城市之餘,與重慶的半年差距近850億元,已達去年全年1160.65億元差距的73%。廣州經濟表現不逮的主因仍是汽車產業偏弱,汽車製造業增加值上半年按年跌5.7%,唯一慶幸是跌幅較首季收窄0.7個百分點。
明報記者 蔡宛均
渝2017曾超穗 同受惠汽車
去年廣州經濟輸給重慶令人關注,而隨茼U城市公布今年上半年「成績單」,廣州經濟總量再低於重慶。翻查過去10年數據(見圖1),重慶2017及2018年也曾超越廣州成為北京、上海及深圳後的第四大城市。當年重慶之能超越廣州,某程度亦與汽車產業有關,2017年重慶的汽車製造業和電子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6.2%和27.7%,其中新能源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產量年增均達1.3倍。
而今年上半年,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5.6%,其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年增8.4%,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更升25%至48.9萬輛;而廣州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幅僅0.7%,作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製造業增加值按年減少5.7%,市統計局解釋是因汽車製造業「仍在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
穗車廠承壓期 廣汽盈警
廣州的汽車製造業以傳統燃油車為主,近年來雖已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發展,但目前仍處於承壓期,尤其廣州汽車產量「大戶」的廣汽集團(2238),今年上半年累計汽車80.17萬輛,按年減少6.73%;汽車銷量亦僅75.53萬輛,年跌12.48%。產銷不振,廣汽集團亦發盈警預計上半年虧損18.2億至26億元,通告稱主因包括上半年幾款重點新能源車型銷量未達標,另多個主力車型受價格戰影響收益下滑,加上原有銷售體系與新能源轉型需求有結構性錯配,直營、代理、互聯網等新銷售渠道建設落後同業,效能提升較慢。
國家智庫之一的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研究員宋丁指出,從基本層面看,廣州仍處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之中,汽車業成為拖累總體經濟表現的核心因素,一方面燃油車產量持續下滑,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比重仍較低,拉動GDP作用不明顯。不過他也說,新舊動能轉換並非短期內實現的事,而從增速來看,上半年表現也比過去兩年有改善,反映工業轉型正顯成效。
新能源車產量上半年增9.5%
雖然廣州的汽車製造業增加值上半年跌5.7%,市統計局稱跌幅已較首季收窄0.7個百分點,新能源車上半年產量亦按年增加9.5%,比第一季大幅躍升8.8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廣州市上半年消費和投資表現穩中向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升5.9%,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總額增7.1%,而受惠以舊換新政策,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總額增27.6%,家具更C升3.3倍。固定資產投資年增0.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復蘇,年增4.1%;工業投資表現活躍,年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