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戴眼鏡學童 兩成視力不合格 有右眼850度左眼100度不自知 視光師協會倡全港篩查
【明報專訊】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去年為710名學童做視力篩查,發現兩成無戴眼鏡者視力檢測不合格,若不及時處理,嚴重近視會導致黃斑病變等眼疾。協會今年向政府提交建議書,倡議推行全港小學到校視力篩查計劃等。衛生署回應稱,上學年逾5萬名學童經檢查服務發現未能通過初步視力測試。
升讀小一的6歲吳傲然去年在「到校視力篩查」被發現視力不合格,經視光師檢查,其右眼近視達850度,左眼100度。其外婆之後帶他到公立醫院求診,被告知沒治療方法,只能自行找視光師跟進。今年7月,傲然右及左眼近視分別增至1050及150度。視光師為其驗配近視控制眼鏡,以減慢惡化速度。
外婆說,以往曾注意到傲然「大小眼」及寫字偏左,沒聯想到是視力問題,現時要定期驗眼及配鏡帶來沉重經濟壓力,僅靠與丈夫高齡津貼支付。為免近視加深,她會限制傲然每日用電子產品時間,並多帶他到戶外活動,冀政府仿效牙科制度,加強兒童視力檢查。
深近視或致黃斑病變青光眼
協會屬下香港兒童眼睛健康政策建議工作小組成員譚秉鈿說,參考2017年的歐洲研究,以及中文大學2023年一項有關學童近視研究的眼軸長度結果,推算現時6至8歲學童日後或有逾1.3萬人(8%至9%)出現深度近視,或可引致逾4600人患近視性黃斑病變、逾3700人有青光眼風險。
小組成員李一婷解釋,近視成因除了遺傳,環境因素更關鍵,近距離用電子產品、閱讀、寫作均令眼軸過度拉長,致近視加深。她說眼軸每增1毫米,近視加深約300度,若增長過快,易造成500度或以上深近視,增加嚴重眼疾如視網膜脫落、黃斑病變、青光眼的風險,應及早透過角膜矯形鏡、近視控制鏡片、藥物或光學治療等避免近視加深。
倡4歲起定期驗眼
李補充,本港研究顯示深近視小學生平均眼軸長度較正常水平長約15%,當中78%已有視網膜變異,令人憂慮。她說很多幼童未必可清楚表達視力問題,家長往往到孩子學習表現明顯落後才驚覺,強調「睇到()唔代表冇問題」,建議家長在子女約4歲開始定期驗眼。
衛署:周年健康檢查涵視力
協會會長葉笑麗說,鄰近地區如新加坡及內地早已推行兒童近視管理政策,香港則未有相關規劃。協會今年6月向政府提交「香港兒童眼睛健康政策建議書」,促請當局從提升視力篩查與監測、建立基層眼科護理、推動轉介及協作等改善。
衛生署表示,2023/24學年逾25萬名小學生(佔全港近八成)接受周年健康檢查服務,包括視力測試,當中戴眼鏡比例35.1%。
經檢查後發現,近20%(逾5萬人)未能通過初步視力測試。署方表示會繼續為本港兒童提供視力篩查及適當轉介,並配合相關健康促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