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行GBA:敦煌現深圳 秘窟大解禁
【明報專訊】敦煌,這座位於河西走廊的文明坐標,自漢武帝派遣張騫去西域後,成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及商業貿易的集散地,更是世界文明與宗教融匯之處。現在大家有機會不用走出灣區便可置身敦煌感受千年文化,上月在深圳南山博物館開幕的「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是華南地區至今規模最大的敦煌文化展覽,包括14件國家一級文物,6個復原的特級保護洞窟等,展期至11月23日。
明報記者 蔡宛均
展覽分為「絲路明珠」、「佛國聖境」、「人間萬象」、「石室寶藏」、「考古探秘」、「眾心一念」六大主題,共展出205件展品,其中6個復原洞窟分別為第3窟、第17窟、第158窟、第275窟、第285窟、第320窟,其中第3窟與第285窟並不開放,即使親臨敦煌也無法觀摩,今次藉數碼復原首次公開亮相;另外158窟的15.6米莫高窟臥佛獲譽「最美涅槃佛」,因體型龐大,南山博物館特意關閉一天,為複製品安裝洞窟;還有第17窟,作為藏經洞雖小,卻藏有7萬多件珍貴文物,今次洞窟也是首度在大灣區呈現全貌。
除了洞窟,展覽還展出珍貴文物真[80多件,當中有14件國家一級文物,另有60多幅壁畫臨摹、4件臨摹彩塑,部分文物更是首次展出。據敦煌研究院講解員表示,即使在莫高窟任職18年,有些展品還是第一次見。
儘管已開幕一段時間,現場仍人頭攢動,不少家長帶同身穿漢服等傳統服飾的孩子參觀。觀眾可聘請講解員或租賃講解設備,工作人員表示,「開展後,經常有香港人過來看,相比請講解員,他們更喜歡租賃講解設備,不僅便宜而且還有粵語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