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市速遞:藥械通4周年 1.3萬患者受惠 45間指定醫療機構 覆蓋灣區9市
【明報專訊】8月27日是港澳藥械通啟動4周年,據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現時廣東省內共有45間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覆蓋大灣區內地9市,已引進港澳藥械120種,當中藥品53種、共320批次,醫療器械67種、共244批次,逾1.3萬患者受惠,當中8000多人在廣州獲得治療。
港澳藥械通實施以來,共發布7批目錄,在53種藥品中覆蓋13個臨H學科,當中最多的腫瘤藥物佔30%,此外還有罕見病藥物31種,兒童及青少年可用藥6種,孕婦用藥1種。醫療器械中涉及十大醫療領域,心血管領域數量佔49%。
在上周六廣州醫博會的港澳藥械通專場會議中,廣東省藥監公布多個臨H案例:治療卵巢癌的索米妥昔單抗,作為全球首個靶向葉酸受體α的抗體偶聯藥物(ADC),可精準識別腫瘤細胞實現高效殺傷,解決傳統治療卵巢癌時的鉑耐藥、非鉑類化療單藥有效率不足10%的問題。截至今年6月,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使用該藥的患者有80例,患者用上該藥的時間較全國提前兩個月。
港澳藥械通引進的超聲波輔助溶栓控制系統(EKOS系統),在治療肺栓塞時能讓藥物更深入血栓內部,1至2小時藥物吸收率最高提升84%。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EKOS系統首例手術成功實施,解決傳統溶栓治療藥物用量大、出血風險高、起效慢等問題。
廣東省藥監局稱,將開展港澳藥械通新增醫療機構申報,首先是大灣區20間接受香港長者醫療券的醫療機構中,還有7間不在港澳藥械通範圍內,當中6間是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將重點考慮新增;此外還將納入專科醫院,更好滿足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