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兩地被政府收回獲42億補償
全年基礎溢利增0.5% 派息持平
新鴻基地產(0016)公布6月底止全年度業績,股東基礎溢利則為218.55億元,按年微增0.53%,較市場預期的224.1億元為少;每股派末期息2.8元,按年持平。年內物業銷售溢利按年增長5.6%至82.9億元;當中在港合約銷售達423億元,創過去5年來最高水平,未入帳的香港合約銷售額約356億元,當中約301億元將於2025/26年度確認入帳。業績同時披露政府向集團收回兩幅土地獲補償合共42億元,當中12億元將於本財年入帳。明報記者 陳偉燊
新地指政府向其收回位於洪水橋 /鬻禶s發展區 、面積約250萬方呎的土地,預期可收取政府的現金補償額約30億元,相關收益已在2024/25年度入帳。集團一批主要位於新田和北環線主線沿線的土地亦將被收回,面積約110萬方呎,涉及補償額約12億元、於本財年入帳。
港收租業務租金收入跌2%
今年4月,就毗鄰未來港鐵洪水橋站的一幅土地的換地安排達成補地價協議,總樓面面積約100萬方呎,將發展為住宅暨零售項目,集團佔該項目50%的權益。年結後,集團就重建長沙灣的貨倉為住宅項目亦完成補地價。該住宅項目的總樓面約46萬方呎,集團佔該項目50%權益。
未入帳內地合約銷售額81億人幣
在港收租業務方面,新地的物業投資組合的總租金收入按年跌2%至175.31億元。零售物業組合錄得約95%的出租率;寫字樓組合平均出租率約90%,續租租金下調。寫字樓IGC現正進行預租, 計劃於明年初開始交付租戶。
截至6月底,新地未入帳的內地合約銷售額達81億元人民幣,預計大部分將於2025/26財政年度確認入帳。內地總租金收入按年跌2%至57.13億元人民幣。集團淨債項與股東權益比率為15.1% ,利息覆蓋率達 6倍,手持現金169.19億元,按年增加4.3%。待售物業貨值跌破2000億元大關,只餘1974.52億元,按年減少7.77%。
集團主席郭炳聯表示,在未來10個月集團計劃在香港推售啟德天璽•天和天璽•海兩個項目第2期的現樓單位,其他預計推售主要住宅項目包括西沙灣發展項目第2A期及第2B期 、 鄰近港鐵荃灣西站項目,以及港鐵古洞站旁大型項目的第1期。集團冀能夠於合適時機把握機遇,為長遠發展作出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