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山:造船領航看世界
【明報專訊】中國自古是造船大國,2025年6月,全球首艘風帆輔助推動的阿芙拉型油輪「布蘭茲哈奇」號,於中國建成。
■自古便是造船大國
領先造船技術
中國自漢代便擁有先進的造船技術。例如有3至5層樓高的漢代樓船,在西方船舶使用側槳時,已開始用船舵,比洋船省時又省力,樓船船底為平底,船身近似矩形,可以避免擱淺,而船帆多根桅桿交錯,使抗風暴能力更強,能克制逆風行船,還能增加航速。
「龍骨」造船理念
到南宋時期,造船有「龍骨結構」理念,即是以貫通首尾的龍骨支撐船體,像人有骨頭站得牢、行得穩一樣,有龍骨的船能穩固航行,例如當時製造的「大福船」便有龍骨作支撐。
鄭和乘船七下西洋
造船及航海技術促進中國外出與外國交流,例如明代「鄭和下西洋」,鄭和便是乘坐由大福船改裝的「寶船」先後7次下西洋,途經現今的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地,其間曾遇上船隊規模超過萬人的海盜陳祖義,也能使對方全軍覆沒。
■今日造船新技術
製全球首風帆驅動船
雖然透過風帆驅動船航行並非新技術,卻未曾有翼型硬風帆應用於大型油輪,「布蘭茲哈奇」號航行期間,數碼系統可根據氣象數據實時調整風帆角度升降、開合和旋轉,為船舶提供額外推力,能減少使用發動機及燃油。正常航行預料平均節省5%到12%燃油消耗,一年減少5000噸碳排放,相當於1000多輛小汽車的一年排放量。外高橋造船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黃毅銘說會進一步研究風帆技術,未來風帆助推技術有望在散貨船、15萬噸級油輪、30萬噸級大型油輪等具有寬闊甲板的大型船舶上應用。
■知多點
「布蘭茲哈奇」號:
?總長近250米,寬44米
?配備3具逾40米高的翼型硬風帆
?每次可運輸逾80萬桶原油
全球第一商務造船市場
現今中國是全球最大造船國,根據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2025年3月發表的報告,中國2024年於全球商務造船市場佔53.3%,屬全球第一。上海外高橋造船、江南造船和滬東中華造船三大造船廠幾乎平均5天交付一艘新船,包括全球最高技術的第五代大型LNG運輸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