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覬覦北極豐富礦產 加軍大規模演習應對挑戰
【明報專訊】因應北極已成為21世紀的戰略要地,中國在當地的野心日增,加拿大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本國軍方今年在偏遠地區展開的年度大規模軍事演習,模擬如何攔截一艘不願被發現、亦拒絕停靠的外國船隻,並評估其可能接近北部敏感軍事設施的風險。由於小型船隻經常在北方航行,通常沒有應答器——遠處的其他船隻基本上看不見,加拿大的衛星和監視系統也不一定能發現,渥京希望藉軍演找到解決方法。
隨氣候暖化使北極航道逐漸打開,北極的地緣政治格局也在迅速演變,加上中國在北極的活動頻繁,聯邦政府計劃擴充軍力,以及北部礦產價值日益受到重視,令今年納努克行動(Operation Nanook)軍演格外引人關注。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國家安全前分析師、現任渥太華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學者卡文(Stephanie Carvin)表示,俄羅斯和中國覬覦北極豐富的關鍵礦產資源,中方更有意掌控稀土元素與礦產,並投資加國北極地區。
北部蘊藏大量關鍵礦物,包括銅、鎳、鋰、石墨及鈷。
中國對北極的活動已引起加國軍方與海岸防衛隊密切關注。
今年夏季,加國空軍監視中國科考船雪龍2號重返北極水域。獨立研究員兼船舶追蹤分析師沃特金斯(Steffan Watkins)追蹤顯示,加拿大空軍CP-140偵察機曾跟隨雪龍2號離開白令海峽,而加拿大海岸警衛隊的洛里埃爵士號(CCGS Sir Wilfrid Laurier)則日本一路跟隨雪龍2號。
2024年,加拿大皇家海軍護衛艦利戴拿號(HMCS Regina)曾緊急部署,跟蹤該船於國際水域航行。專家指,這類船隻具「雙重用途」,它收集的水上與水下數據可供科研或軍事使用。早一代考察船「雪龍」號曾於1999年停靠西北地區圖克托亞圖克(Tuktoyaktuk)港口,引發國安疑慮。卡加利大學軍事、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臨時主任、政治學教授休伯特(Rob Huebert)警告,中方可能已繪製潛艇可穿越加國水域的地圖。他指出,中俄均有使用「幽靈船」進行間諜活動的紀錄。
努拿烏特地區(Nunavut)首長阿奇高克(P.J. Akeeagok)則強調,北極不僅資源豐富,更有堅韌的居民。他呼籲聯邦政府投資社區基礎建設,如水力發電與住房,以鞏固主權與促進經濟發展。
聯邦政府已將「北極經濟與安全走廊」列為具國家重要性的項目之一,未來或將獲重大資金支持及簡化審批程序。
在是次軍演中,加國海岸防衛直升機與新型巡邏艦威廉·霍爾號(HMCS William Hall)迅速鎖定一艘可疑船隻位置。
由於演習屬國內水域,軍方可攔截船隻,但執法仍需皇家騎警介入。騎警乘快艇登陸偏遠海灘,成功「拘捕」兩名扮演可疑人士的演員,並發現假冒的俄軍情報證件與手槍,反映軍方對潛在威脅的真實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