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億人次出遊 黃金周人均消費跌
假期多1日 人均使少5.1元
【明報專訊】2025年國慶中秋長假(10月1日至8日)結束,文化和旅遊部昨(9日)公布「丁財兩旺」數據,今個假期(8天)國內出遊8.88億人次,較去年國慶節假期(7天)增加1.23億人次;國內出遊總花費逾809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7天增加逾1081億元。不過人均旅遊花費911元,不及去年的916.1元;日均消費約113.9元,更下降13%。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內地民眾的度假方式更加多元化,旅遊熱度創新高。據中國交通運輸部最新統計數據,8天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24.33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按年增長6.3%。
經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中秋假日8天,全國民眾國內出遊8.88億人次,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23億人次;國內出遊總花費8090.06億元,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081.89億元。
雖然出遊人數和消費金額都創新高,但經測算,今年國內人均旅遊花費911元,不及去年國慶七天假期的916.1元。
多個省份亦陸續公布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文旅數據(見表)。其中北京市共接待遊客2509.4萬人次,旅遊總花費316.5億元,比去年長假分別增長3.6%、4.7%;據上海旅遊大數據監測,上海共接待遊客2548.50萬人次,增長19.74%;廣東省文旅廳初步測算,全省接待遊客6517.6萬人次,旅遊收入613.2億元,分別較2024年國慶假期7天增長11.5%及14.2%,全省遊客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省遊客人均花費940.8元,較2024年國慶假期增長2.5%。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銀聯、網聯8天共處理支付交易415.52億筆,交易金額13.26萬億元,比去年7天增加95.23億筆,交易金額增加1.86萬億元。
「95後」出遊新主力
據飛豬數據,年輕群體成為國慶中秋假出行主力,假期「95後」遊客預訂人次佔比最高,達近四分之一,年輕消費群體帶動體驗項目熱銷。國內的民俗體驗、旅拍等,國外的跳傘、海釣等訂單量分別增78%、30%。城市探索,夜遊等體驗式玩法亦受追捧,「夜遊」攜程搜索熱度比平日增超200%,南京博物院等場館夜間熱度漲超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