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稱港算力不足 促評估各產業需求
【明報專訊】上月的《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區沙嶺數據園區用地,昨日公開招標訂明,投標者須預留至少70%樓面面積作高端數據中心用途。數字政策辦公室昨日回覆查詢稱,園區實際算力規模須視乎招標結果。有學者表示,本港對算力需求殷切,有研究團隊需向鄰近地區購買算力,應付研究所需,敦促政府發展沙嶺的同時,調查本港各個界別實際算力需求。
數字辦:園區算力看招標結果
除了去年落成的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AISC),本港多間院校及研發機構近年亦積極部署超算設施。數字辦回覆本報時引述市場調查稱,香港現時整體算力規模約為3300 PFLOPS(即每秒浮點運算3300千萬億次),預計今年底將增至約5000 PFLOPS,包括AISC提供的3000 PFLOPS。
理大高級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琲磳隉A該校近月啟用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投放很多資源,買了很多GPU(圖形處理器)卡」,惟提供的算力遠未滿足大學需求。趙汝睆晼A有時大學研究人員遇上算力不足,亦需從周遭地區的超算中心購買算力,「現時是會有這個方法頂住,但始終沒那麼方便,最好當然香港自己有」。
趙汝琱S稱,倘香港要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算力是走唔甩」,惟目前涉及全港算力需求的調查較零散,建議政府評估各產業的算力需求,尤其是針對重點發展產業,確保沙嶺數據園區發展方向能符合實際需要並具備長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