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要點﹕何為

[2015.03.13] 發表

【明報專訊】在先秦漢語中,動詞(V)和介詞(P)的賓語(O)如果是代詞,而且用在否定句和疑問句中,則該代詞賓語(O)往往移置於動詞(V)、介詞(P)之前,組成「O+V/P」語序(請參拙稿〈寬宏豁達的孔子〉,載2014年10月24日《明報》本欄)。因此,「何為」(「何」為疑問代詞)就是「為何」的倒裝,有兩個用法:

(1)「何為」用在動詞前面作狀語(即動詞或形容詞的修飾語),表詢問或反問,相當於「為什麼」、「怎麼會/能」等,其中「為」([粵]音衛)為介詞,表「為了」等義。例如,本篇「何為無人?」、「然則子何為使乎?」的「何為」,前者相當於「怎麼會/能」,表反問;後者相當於「為什麼」,表疑問。

(2)「何為」作謂語(即主謂結構中主語以外的部分,如「我做作業」的「做作業」),其中「為」([粵]音維)是動詞,表「做」、「幹」等義。「何為」即「做/幹什麼」。例如: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何為者也?」公曰:「吾探雀鷇([粵]音扣),鷇弱,故反之。」(《晏子春秋?內篇雜上》)——齊景公滿頭大汗,露出惶恐的樣子,晏子說:「聖上剛才幹什麼事情去了?」齊景公說:「我探取待哺的幼雀,(見)牠身體虛弱,所以就將牠放回雀巢。」

更多教育
綜合能力﹕廉潔範文
【明報專訊】寫一寫 試以廉正的身分寫一篇文章,以參加「認清送禮真義,共建廉潔校園」徵文比賽,文章須分析學校違規收受禮物的兩項負面影響,... 詳情
【明報專訊】語境意識:中下品 未能結合身分與撰文背景書寫,行文過分謙虛。 整合拓展:中中品 能運用「題設資料」,但拓展時說... 詳情
教師範文
【明報專訊】(第1段) 近日報載有家長送贈禮物給副校長涉行賄,雙雙被起訴。身為中學生,對此感觸良多,適逢香城教育局與香城廉政公署舉辦「認清... 詳情
作戰攻略﹕勿亂拋金句
【明報專訊】適當運用 收畫龍點睛之效 據近年寫作卷考試報告指出,一般被評為下品的作文,常犯兩大毛病:一是偶見口語入文;二是胡亂引用名人... 詳情
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閱讀白話 ◆實戰篇 1. 部分╲段落╲內容大意與結構作用╲(見表) 2. 作者藉《花間集》這書名中的「花間」...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