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藉越軌行為擺脫傳統社會規範

[2015.04.20] 發表

【明報專訊】自智能手機大行其道,幾乎每年的公開考試都會出現試場內拍照及將電腦條碼照片上載互聯網的事件。考試局近年更特別呼籲考生此舉會導致成績降級,切勿「以身犯險」。不過,每年仍有學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教協會長馮偉華坦言對學生的行為難以理解,並估計考生或因處於逞威風的心態而做出越軌行為,忽視行為的嚴重後果。

越軌標準隨時代改變

越軌行為泛指不符合主流社會規範(social norm)及道德價值的行為。英語「Delinquency」有「過失」的意思,比「罪行」較輕,常用於青少年身上。越軌行為可以是觸犯法律的行為,也可以是不符合主流道德觀點的行為。不過,不同時代、文化背景對行為有不同規範,學者認為難以劃一越軌、偏差行為的標準。

《解構青少年犯罪及對策︰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經驗》一書分析青少年作出偏差和越軌行為的幾個原因,其中以社會學的「社會瓦解論」解釋。由於社會變革、動盪和人口增長等原因削弱傳統社會對人的束縛能力,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根源在於社會動盪,即青少年或會因為想擺脫傳統社會的規範、監控而表現出越軌的方式,表達對社會制度的不滿,最終可構成犯罪行為。在試場拍照的個案中,考生宣稱自己要賭上前途,為求宣泄對考評局的不滿,可視為對本港考試制度、升學主義的不滿而衍生的行為。

標籤效應令問題加劇

青少年的越軌行為除了可以用社會學角度分析,部分學者也強調是因為社會上的「標籤效應」(labelling effects)而催生,例如部分青少年曾因犯事、或被學校冠以「壞學生、犯事者、邊緣少年」的身分,導致他們認為只能在「同路者」的圈子才能找到自我,不斷合理化越軌行為,所以在學校中不難找到因標籤(如染髮、紋身等)而被「污名化」(stigmatise)的青少年,繼續演出「符合身分」的行為,不斷挑戰底線。

■相關概念

自尊(self-esteem)

價值觀(value)

越軌行為(delinquency)

社會規範(social norm)

多層思考

1.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及解釋青少年做出越軌行為的原因。

2. 從家長、政府、學校三方面建議如何解決青少年越軌行為。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盧鐵榮、蔡紹基、蘇頌興:《解構青少年犯罪及對策: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經驗》,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各國爭入「中國版世銀」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4月15日,由中國主導、被稱為「中國版世銀」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 詳情
【明報專訊】由中國牽頭籌組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共57個創始成員國,涵蓋五大洲,顯示中國的綜合國力及號召力。國際政治經濟歐洲中心(... 詳情
時事點對點﹕巴塞景點「限客」 捨遊客重本地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為紓緩人滿之患的問題,並修補遊客與本地人的緊張關係,西班牙巴塞隆拿市政府頒發「限客令」,禁止15人或以上旅行團在... 詳情
知識增益﹕超越承載能力 經濟效益受損
【明報專訊】旅遊業帶來經濟收益,但遊客過多並非好事。按教育局的《旅遊與款待業趨勢及議題》教材套資料,學者指「承載力」(carrying ca... 詳情
時事點對點﹕醫管局擬津貼糖尿病人看私醫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醫管局以高補貼資助高血壓病人看私家醫生的「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下稱計劃),在2014年7月在觀塘、黃大仙...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