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學:米芝蓮──神聖的魔咒

[2016.11.25] 發表
提供快靚正早餐的北角小店,數年前曾摘下米芝蓮一星,很多區外新客專門前來品嘗。(資料圖片)
今年首獲米芝蓮推介的手工雪糕店,吸引大批傳媒採訪。(資料圖片)
米芝蓮不是範本教條,別盲目「追星」。(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2017年的港澳版《米芝蓮指南》剛剛出爐,港人紛紛討論,媒體也爭相報道。那個最新上榜,那個為何沒有上榜,你與我都看似有發言權,一時間香港的飲食界就好像只有米芝蓮。資料鬧哄哄的流轉了幾天,喝檸茶時手指掃了一下facebook,一切又回復平靜。我咬一口多士,想了想,米芝蓮跟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飲食界風暴

米芝蓮是一場風暴,席捲全球的飲食界,掌握廚師榮辱,關乎食肆生死,不少人想伸手摘星,戴上分階列等的神聖光環。但對一般平民食客而言,米芝蓮更似一陣地區驟雨,你知道它正在發生,卻對你身處的位置沒什麼影響。人與星星之間總有距離,三星、二星的米芝蓮餐廳,一位客人動輒花費過千元,甚至更多,普通市民根本不會考慮,固然不會受影響。如果獲星、獲推薦的是你日常光顧的餐廳、小店,美食早已融入生活,你熟知食物的味道,了解店舖的好處,星星即使墮落凡間,似乎也不會影響你的飲食習慣。

旺丁不旺財

要說米芝蓮完全跟你無關,卻又不一定,因為指南一出,名聲就會傳開,人們蜂擁而至,自拍、打卡、拍短片,弄得老顧客沒有位置,真心品味的也得大排長龍。有些老闆見人客暴增,心急應對,超額供應,品質就難以維持、每?愈下。

即使老闆能維持節奏,有時也難逃加租的厄運,業主以星星和人流測量店家收入,以此為名大幅加租,要不低頭,要不離開。部分唯有黯然結業,或另覓新舖,雖然繼續經營,但白忙一場,老闆額上也添了幾道皺紋,米芝蓮有時候真是一道魔咒。

範本教條?

神聖也好,魔咒也好,米芝蓮自有它的魅力。旅客來港不懂門路,手拿美食指南按圖索驥,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相反香港的在地食家,心中早有覓食地圖,雖然標準不一,但河水不犯井水,各不相干,米芝蓮就只用作茶餘的閒話。天上繁星何止千萬,能看到並記錄下來的都只是冰山一角,最怕有人盲目「追星」,將米芝蓮視作範本教條,一時烘托身分,一時看輕別人,口是在咀嚼,但食而不知其味,難怪兩千多年前的《中庸》早就提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連食物的滋味也不懂分辨,還憑什麼去談米芝蓮呢!

圖:資料圖片

文:蕭欣浩 -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曾任法國餐廳廚師,熱愛飲食、旅遊、寫作。

更多教育
潮看中化:米芝蓮爭議
【明報專訊】今年又有街頭食店新入選《米芝蓮指南》,繼續惹來「死亡之吻」的猜疑。「米芝蓮爭議」在香港已變成「年度盛事」,自2008年港版指南誕... 詳情
【明報專訊】由於古代世界都是階級社會,中外作為身分象徵的禮儀極多,但側重點各有不同,餐桌禮儀就是一例。西方從就座、吃喝方法、餐具擺放到配搭都... 詳情
【明報專訊】(第1段)歷史漫長,還有最後的公義。 (第2段)德國國會在亞美尼亞大屠殺一百年後,通過了一個決議:將一戰時期,土耳其的奧圖... 詳情
學習要點:呼應突顯文旨
【明報專訊】鋪排資料,說明立場,常予人乾巴巴而沉悶的感覺。本篇文章記載亞美尼亞人被迫害的歷史,卻無上述毛病。文章內容處處「呼應」,記敘帶感情... 詳情
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1) (見表):部分/段落/內容大意/ (2) B 說明: 1. 文章雖言:「但亞美尼亞教會是最堅韌的紐帶...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