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試閱:《醫生新手媽》發呆非壞事

[2016.12.16] 發表
發呆無罪,放空有理,間中讓大腦休息可讓人精神放鬆,減少焦慮。

【明報專訊】今時今日父母難當,讓子女自由發展,怕他們「輸在起跑線」;讓子女多才多藝,又怕成了「怪獸家長」。為人子女的你,也許常被師長勸學說教,忙得連發呆也是罪。與其「逆來順受」,倒不如參考病理科醫生許嫣的說法,告訴他們發呆的好處?

◆書目摘錄

請讓孩子發呆

現今父母替孩子報讀大量興趣課程,或就讀兩間幼稚園,將時間表塞得滿滿的。孩子的大腦不斷在接收資訊,忙個不停,完全沒有發呆的空間。

在這追求效率的社會裡,孩子發白日夢,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甚至是情緒或智力出了問題。

發呆真的是壞事麼?

發呆是大腦的正常現象。人專注在工作時,不能使用換位思考;而發白日夢時不能專注,卻是發展換位思考的時機。大腦自行調節,讓人反覆處於「工作認知」和「發白日夢」兩種模式。年紀越大,腦部越成熟,發呆的次數會自動減少。

許多研究顯示,發白日夢是大腦休息和整理情緒的時候,可讓人精神放鬆,減少焦慮,消除沉悶,還能有助處理人際糾紛。

我們以為什麼都沒想時,其實大腦正在整理、儲存和加工信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學習。發白日夢,有些像晚上睡覺做夢,可以強化知識和技能的記憶,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堅固信念和價值觀。

肯定的是,發呆增加孩子的想像力。人本主義心理學指出,許多偉大的藝術家、作家、科學家,都是在發呆的時候,想出驚世創意和天才理論,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更重要的一點,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空間。發呆是獨處、自省、探索自我的時間。所謂「非寧靜無以致遠」,人需要在寂寞清靜之時,才能達到深邃遠慮的境界,自由獨立地締造個人的處世哲學;長大後才不致隨波逐流、自我迷失。

所以,請讓你的孩子們有時間發呆,給他們一點喘息的時間!

◆新書介紹

書名:醫生新手媽

簡介:

作者是位病理科醫生,解剖遺體找出死因,對死亡有深刻體會,她對孕育生命的見解,或可對你在物質發達的社會安身立命有多少啟發。

作者:許嫣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售價:88元

■送書

現送出3本《醫生新手媽》,有興趣的讀者請回答以下問題,剪下本格並連同姓名、電話和地址,於12月23日前寄《語文同樂》編輯部,地址詳見報章。或者可將資料連同答案傳至living@mingpao.com,信封面或電郵標題註明「索取《醫生新手媽》」,經編輯部選出最佳答案者,可獲書乙本,名額3個。

問題:

1.你認為發呆有什麼好處?

2.你有一些不被認同的「壞」習慣嗎?

整理:鄒靖儀

鳴謝: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圖:網上圖片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雞與鴻鵠
【明報專訊】鴻鵠又寫作「黃鵠」,是傳說中天鵝之類的大鳥,能一飛千里,如賈誼〈惜誓〉所說:「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那... 詳情
【明報專訊】田饒侍奉魯哀公,卻不受重用。他對魯哀公說:「我要a._____您,學那鴻鵠遠走高飛了。」 魯哀公問:「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詳情
【明報專訊】古人好講「遠近親疏」,港人近年也愛說「親疏有別」,遠近是距離,親疏是態度。一般來說,距離近關係更密切,態度則更親。所謂「親近」,... 詳情
【明報專訊】(1)試判斷以下陳述: A) 魯哀公吃雞,是因為他不了解雞有五德。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詳情
【明報專訊】■語譯填充: a. 離開 b. 停在 c. 看重 d. 寫下/記載 e.去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