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言:遠近親疏

[2016.12.16] 發表

【明報專訊】古人好講「遠近親疏」,港人近年也愛說「親疏有別」,遠近是距離,親疏是態度。一般來說,距離近關係更密切,態度則更親。所謂「親近」,因為親,故願意近;也因為近,故能夠親。反之則是「疏遠」,因為遠,所以感情疏;也因為感情疏,所以更想離他遠點。

對家人苛刻 待外人客氣

但實際情?往往相反,距離近態度不見得親,距離遠態度未必不親。日常生活中,最近者莫過於親人,我們卻總把脾氣發在至親身上;最遠者莫過於生人,我們對外人總是客客氣氣的。《紅樓夢》第五回提到賈寶玉「視姊妹弟兄皆出一意,並無親疏遠近之別。其中因與黛玉同隨賈母一處坐臥,故略比別個姊妹熟慣些。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牷A不虞之隙。」說得很有道理,因為熟悉,所以親密;因為親密,要求反而過高。

由家而國,也同一道理。我們對國人是最不能寬容的,小處好挑剔,大處好抬槓;而見了外國人,無一不好,讚歎有之,艷羨有之。從好處看,如賈寶玉對林黛玉,對國人是愛之深,責之切;從壞處看,也難免有些人心理失衡,反親為疏,更由疏生恨,罵本族是「支那畜生」,當然這不是常態,是變態。

「魚唔過塘唔肥」轉工爭取好待遇

套用在職場上也一樣,俗話有云「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又如粵語所謂「魚唔過塘唔肥」,在機構塈b得愈久,機會愈少,於是千里馬也要跳槽,因為升職加薪往往只限於簽新合約的那一刻。

田饒就是最好的例子,於是他只能離開舊老闆魯哀公,去燕國這間新公司。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1)作者「恆惴慄」的心情,在遊西山後得以消解嗎?試加以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詳情
【明報專訊】(1)作者「恆惴慄」的心情,在遊西山後得以消解。 作者登上西山,從山巔遠眺的景象,令作者感受大自然的浩瀚,有「悠悠乎」、「... 詳情
卷二練筆:修訂及回顧
【明報專訊】示範文:文仕聰 2016文憑試考生 中文考獲5**(寫作卷考獲5**) ◆む點評?修訂め む題目「我從_... 詳情
綜合能力:心靈健康
【明報專訊】◆寫一寫 以香江中學輔導學會會長馬卡隆身分,就學生壓力問題,撰寫一篇專題文章投稿至學生報。文章先指出學生面對的壓力來源,並... 詳情
【明報專訊】語境意識:中上品 整合拓展:中品 見解論證:中下品 表達組織:中品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