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成因與風險因素

[2018.07.10] 發表

郭詠觀醫生(Dr. Jason Kwok)

大腸息肉(colon polyp)是生長在大腸壁上的一團細胞,大部份是不會損害健康的,但有些卻會轉變成為大腸癌,若不及早發現及接受適當的治療是會致命的。

很多時,大腸息肉是沒有症狀的,只是醫生在因某些原因檢查大腸時發現的,但有時患有大腸息肉的人會有以下的症狀:

(一)大便出血:糞便中帶血或無糞便而只排出血液,這可能是大腸息肉、大腸癌或其他疾病(例如痔瘡、肛裂等)的症狀。

(二)糞便顏色的變化:大腸內出血可出現為糞便有血絲或呈黑色,不過,糞便顏色的改變可能是因其他情況引起的,例如食物、藥物或營養補充劑等。

(三)排便習慣的改變:例如持續便祕或腹瀉,不過,很多其他病因也可導致排便習慣改變。

(四)腹痛:大的大腸息肉可能會局部阻塞腸道而導致痙攣性腹痛。

(五)缺鐵性貧血:大腸息肉引起的內出血可能份量不多及速度很慢,很多時是看不出糞便帶血,但慢性出血會導致缺鐵性貧血,令人感覺容易疲倦及氣促等。

大腸息肉的成因

正常的細胞是會在有秩序的情況下生長和分裂,但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會令某些細胞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繼續分裂;在大腸,這個不受控制的細胞生長和分裂會導致大腸息肉的形成,息肉可在整條大腸的任何部位生長。大腸息肉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非腫瘤性息肉(non-neoplastic polyp):又可細分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發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s)和錯構性息肉(hamartomatous polyps)等,是不會轉變成為大腸癌的。不過,其中發炎性息肉可見於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又稱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雖然發炎性息肉本身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但患上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二)腫瘤性息肉(neoplastic polyp):取決於大小及位置,有些腫瘤性大腸息肉可能轉變成為大腸癌,大致上,越大的息肉轉變成為大腸癌的風險就越大。

多個高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風險,包括:

(一)年齡:大部份患有大腸息肉的人都是年過五十歲的。

(二)發炎性腸病:例如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

(三)家庭病史:有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兒女)患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會增加個人患上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的風險,越多家人患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風險就越大,這並不一定是遺傳的,可能是環境因素引起的。不過,有些人遺傳了會導致息肉的基因突變,大大增加患上大腸息肉、甚至大腸癌的風險,他們需要定時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和接受適當的治療。遺傳性息肉疾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簡稱FAP);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簡稱HNPCC,又稱林奇綜合症、Lynch syndrome);加德納綜合症(Gardner's syndrome);珀茨-杰格斯綜合症(Peutz-Jeghers syndrome)等。

(四)抽煙。

(五)喝酒。

(五)肥胖和缺少運動。

(六)未受控制的糖尿病。

更多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